在今年的慕尼黑车展上,全新小鹏P7正式亮相,展现小鹏从“智能汽车制造商”向“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加速转型的决心。
此前,全新小鹏P7以21.98万元起的价格正式上市,七分钟大定就突破了10000台。不少表示“价格震撼”“超出预期”。何小鹏直言,全新小鹏P7是小鹏投入资源最多,打磨时间最久的一款作品,历时五年打磨。
“P7在任何时候出,都是当打之车。”何小鹏说。而这一次,他显然有备而来。
卷价格的背后
800V+5C三电体系,AI科技全面上车……全新P7不仅是小鹏汽车全新技术的集大成者,关键在于定价下探至25万以下,更具进攻性,相比竞品小米SU7、Model Y价格都要更低。
“如果我们没有在中间决策失误,正常全新一代P7应该在去年就出来了。”何小鹏在回应项目延期问题时坦言。但他也表示,正因推迟,才让新车得以搭载“图灵”架构和5C超充电池等最新技术。
作为小鹏汽车技术的集大成者,全新P7迎来“大刀阔斧”的改变,全系标配双腔空悬、Ultra级硬件,四驱版本价格较原计划“艰难下调”。有媒体直言“两万一个梯度,不知道该怎么选”,何小鹏笑着回应:“这恰恰说明我们做到了配置的‘极致性价比’。”
他强调,小鹏不希望靠“拧毛巾式”压缩供应链或员工成本来实现低价,而是依靠科技研发的规模效应和平台化生产。“三电占整车成本40%–50%,我们现在模块化做得越来越好,产能准备充足,工厂也足够大。”
尤其是今年的小鹏汽车表现,给予何小鹏很大的信心,也为小鹏带来的丰富的资金基础。财报数据显示,小鹏汽车上半年实现营收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净亏损从上年同期的26.5亿元收窄至11.4亿元,已经成功“止血”。
何小鹏表示,“从Q1到Q2毛利增长的曲线不错。”定价背后是一场内部的多方博弈,“有人说要规模,有人要利润”,最终小鹏选择的是“合适毛利”下的长期稳定价格。
“一旦定价,就不要随意改变——这是我对内部的期待。”他说。
明年将是智驾分水岭
有点不同的是,今年何小鹏在发布会花了大量篇幅讲驾控和底盘,而小鹏“当家本领”智能化却篇幅减少,被称为“非典型小鹏发布会”。这是因为“这款车开上去就不想放手”,是一款值得手动驾驶的极致运动轿跑,他说。
但他强调,智能化仍是小鹏的核心长板。“VLA(Vision-Language-Action)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未来,真正的VLA可能所有人想要做到量产落地还要一段时间,比现在第一阵营的方案要强10倍以上,这才是真正的VLA的效果。”
他透露,小鹏今年在VLA上的投入接近50亿元,“我不相信在AI领域用很少的钱就能做得好”。他预计到2026年,中国自动辅助驾驶将出现“巨大跳跃”,当前第一阵营可能全部降至第二阵营。
何小鹏也首次详细解释了VLA与VLM(Vision-Language-Model)的区别:VLA是“快模型”,像“聪明的小脑”,负责实时控制;VLM是“慢模型”,像“聪明的大脑”,负责推理与任务规划。
而两者最终会融合,但基于能耗与效率的考虑,仍会保持异构计算架构。“就像人的大脑、小脑和脊椎一样,分工合作。”
在国产GPU和大模型布局方面,小鹏“既用英伟达,也用国产GPU”,今年年底将推出VLA与VLM融合的初步版本。“未来的汽车公司,研发费用可能要达到500亿一年,其中300多亿来自AI。”何小鹏表示。
不断找长板
从MONA到P7再到P7+,小鹏连续三款轿车成功,被问及是否已形成“成熟方法论”时,何小鹏回答:“我们没有总结出一套爆款方法论,每一款车都有得与失。”
但他表示,小鹏正在系统性地提升“颜值”作为新的长板。“以前我们在颜值上投的钱太少,现在让颜值先决策,再决策技术。”他强调,这不是放弃AI,而是让设计成为与智驾并列的“长板”。
小鹏瞄准年轻化市场,已经有所成效。全新P7在外观上大幅改进,原创五型面设计摒弃繁复特征线,将灯组、传感器、尾门等功能自然融入型面拼接,更加极简纯粹。明年小鹏将进入“新产品大年”,覆盖10万到200万价格区间,也包括全尺寸SUV。
在被问及“如何看待广州汽车产业”时,作为广州本土企业家的何小鹏显得格外坚定:“我相信广州未来在科技和汽车领域都会很强。”他透露,小鹏RoboTaxi将首先在广州落地。
对于媒体问在上老罗的直播时,被问及“您劝雷军造车,却又说‘如果你想害一个朋友就劝他造车’,是否矛盾?”的时候,何小鹏不禁笑了。“前提不一样,我当初所说的是,想重新在汽车领域创业,我认为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2017年就跟雷军聊过,小米是适合造车的,因为小米有互联网的软件基因和硬件基因,这两个基因跟汽车是有一定的关联度,而且比较高,他适合造车。”
他还补充道:“造车是一场永不停止的马拉松,就像泰拳比赛,任何对手都可以从任何角度出招。你必须足够强壮,被打倒还能爬起来。”
尽管如此,他仍然坚信——“汽车将来是科技产业,而不仅仅是制造产业。”
南方+记者 拱千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