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14日,2025年慕尼黑车展(IAA Mobility)在德国慕尼黑展览中心举行,诸多新品亮相的同时,多家汽车巨头高管们也畅所欲言,围绕市场竞争、技术突破、全球化布局等分享各自观点。
梅赛德斯-奔驰:无需惧怕中国竞争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首席技术官马库斯·谢费尔表示,梅赛德斯-奔驰无需惧怕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但正努力在价格战中降低成本。
“我们已经在电动汽车领域跻身顶尖行列,因此我们无需惧怕中国。”他补充称,该公司正在与其中国开发团队合作,以降低成本。
宝马:密切关注中国市场价格战
宝马集团董事、销售主管高乐表示,在2026年新款iX3车型上市之前,宝马正密切关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价格战。“我们看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战。”高乐称。
在本届车展上,宝马推出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宝马iX3,将率先在欧洲上市,预计2026年3月开始大规模销售。宝马ix3中国版也将在今年年内正式亮相,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量产。高乐拒绝透露宝马iX3 在中国的售价。
大众集团:因关税损失数十亿欧元
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表示,美国关税至今已给该集团造成数十亿欧元损失。他批评了欧美之间“不对等”的关税协议,并称核心品牌保时捷正陷入关税压力与中国市场疲软的“双重挤压”之中。
与竞争对手一样,大众集团也在等待美国汽车进口关税从27.5%降至15%。当前的高关税对保时捷和奥迪品牌冲击尤为严重,这两个品牌目前在美国均无生产基地。
奥博穆透露,作为与特朗普政府贸易谈判的一部分,大众集团正考虑在美国进行一项重大制造业投资。这项投资可能包含一座奥迪工厂,相关决策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敲定。
Stellantis:2030 年前实现 100% 电动化已不再可能
Stellantis集团欧洲区总裁让-菲利普・因帕拉托(Jean-Philippe Imparato)在慕尼黑车展上发出紧急警告:“除非接受欧洲汽车市场萎缩约 30%,或是所有欧洲汽车制造商陷入财务崩溃,否则欧洲为汽车行业设定的 2030 年和 2035 年目标已无法实现。”
因帕拉托指出,欧洲汽车市场中60%的销量集中在售价4万欧元以下的车型,而现行法规对电动汽车的要求,使得行业无法满足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电动汽车价格缺乏竞争力,充电设施不足,经济环境也不支持,而欧洲汽车平均车龄已达12年。
为此,因帕拉托表示,Stellantis集团“2030 年前实现 100% 电动化已不再可能”。另外,因帕拉托呼吁欧盟提供更多保障,以推动集团重新聚焦1.5万欧元以下的小型平价车型,从而提振欧洲车市。
雷诺:将配备更低成本的电池
雷诺集团首席执行官福兰(Francois Provost)在慕尼黑车展现场表示,公司将为旗下电动汽车配备更经济实惠的电池,并加快所有车型的开发进度,以更好地与中国竞争对手抗衡。他称,雷诺计划在2023年至2028年间将电动汽车的成本降低40%。
博世:2026年汽车行业竞争压力仍将持续
博世首席执行官斯特凡·哈通(Stefan Hartung)表示,随着汽车行业面临日益增多的贸易壁垒与产品价格下滑压力,预计2026年该行业的竞争压力仍将持续。哈通的言论凸显了欧洲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正面临的多重危机,其中包括美国对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加征的进口关税。他表示,目前尚无法量化这些关税带来的影响。
比亚迪:年底前在欧洲开设超1000家门店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宣布,比亚迪匈牙利工厂将于今年年内投产,首款车型为海豚冲浪(国内名“海鸥”)。土耳其工厂则计划2026年开始投产。她透露,未来六个月将推出三到四款插混新车,预计这些车型很快在欧洲销量上会超过纯电动车型,并在一两年内主导市场,高端品牌仰望也计划2027年进入欧洲。另外,比亚迪计划今年年底前在欧洲开设超过 1000 家门店,2026年年底前在欧洲开设超2000家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