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天气,大雾说来就来,能见度变得极低。开车的朋友都知道,这时候开车可得万分小心,视野太差,心里直发慌。但现在科技不是挺发达嘛,自动驾驶技术这几年炒得火热,那雾天的时候,自动驾驶靠不靠谱呢?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个,重点看看毫米波雷达在雾天的表现。
我记得有一回,也是个大雾天,我在路上看到一辆车开着自动驾驶。当时我就挺好奇,这雾这么大,它能行吗?后来我就专门去了解了一下相关知识。咱们都知道,自动驾驶主要得靠各种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像摄像头、激光雷达,还有毫米波雷达等等。摄像头就好比人的眼睛,能看清周围的东西,但在雾天,光线被雾气散射、吸收,摄像头拍出来的画面模模糊糊,根本没法准确识别道路、车辆还有行人。激光雷达呢,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探测物体,在晴朗天气,它能绘制出超精准的三维图像。可到了雾天,激光在雾气里传播,会被散射和衰减,探测距离大幅缩短,效果大打折扣。
再说说毫米波雷达,它工作的时候,发射的是毫米波频段的电磁波。这毫米波有个厉害的地方,穿透性强。在雾天,那些可见光、激光都被雾气拦住了,毫米波却能在雾气里 “畅行无阻”。就好比大雾里,别人都看不清路,毫米波雷达却能伸出 “触角”,去探测前方物体的距离、速度和角度。
为了验证毫米波雷达在雾天的实际表现,我找了些专业的测试资料。有个测试是在模拟大雾环境里进行的,测试车辆装了毫米波雷达和其他传感器。测试结果显示,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摄像头几乎 “失明”,激光雷达的探测范围也严重缩水。但毫米波雷达呢,虽然探测精度比起晴朗天气稍微有点下降,可还是稳稳地工作着,能比较准确地探测到前方车辆和障碍物的信息。还有人在实际雾天开车的时候,做过简单测试。比如在能见度 50 米左右的大雾中,车辆开启辅助驾驶,毫米波雷达可以探测到 50 - 100 米左右的前方车辆,这个距离在雾天开车可太关键了,能给驾驶员留出反应时间。
不过,毫米波雷达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对一些小物体,像路上的小树枝、石头块,识别效果可能不太好。而且要是雾特别浓,再加上其他干扰因素,它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但总体来讲,在雾天这个 “视力杀手” 面前,毫米波雷达已经算是表现很不错了,为自动驾驶在雾天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说了这么多,大家对雾天自动驾驶和毫米波雷达也有了些了解。下次再遇到雾天,要是你的车有自动驾驶功能,你敢不敢试试呢?反正我觉得,了解清楚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心里就有底了,开车也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