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刘素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庄键
从在泰国港口作业的无人驾驶卡车,到应用于欧洲手术室的可降解心脏植入器械,一批上海企业正加速拓展全球市场。这些企业出海步伐的背后,是上海不断加强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政策支持。
9月9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余晨在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活动中介绍,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达29.37万件,同比增长12.21%;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2件,增长14.6%。
2024年,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和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量均居全球第一,而上海更是其中佼佼者。仅今年上半年,上海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为2987件,同比增长7.87%。上海已连续五年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并两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专利先行”是中企出海采取的普遍策略。上海构建的知识产权体系不仅注重保护,更帮助企业自信地参与全球竞争。
上海西井科技是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领域的代表企业,其产品已进入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其旗舰产品Q-Truck——全球首款换电式无人驾驶商用车,已应用于泰国林查班港、英国菲力斯杜港等多个海外港口,并曾出演电影《流浪地球2》。
“上海正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生态体系建设,包括鼓励企业申报知识产权工作试点示范,帮助我们提高知识产权的运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西井科技公共事务负责人周敏表示。
公司自初创阶段就将知识产权战略融入运营:组建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团队,并建立起了以董事长、CTO为首的知识产权委员会。
目前,西井科技通过自主创新申请相关知识产权200余项,并注册了上百件境内外商标,完成企业知识产权的基本布局,并积极开展PCT国际专利申请、马德里商标注册申请,通过海牙体系途径不断加强外观设计海外布局。
同样,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也凭借知识产权突破国际市场。其研发的可降解心脏封堵器已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德国、法国等欧洲市场。
该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290项,通过PCT在欧美获得4项专利,另有13项PCT国际专利申请正在推进中。
“我们的知识产权工作核心特点在于紧密围绕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开展高价值专利布局与创新研发。”公司研发总监胡金鹏表示,针对传统金属封堵器植入后不可降解可能导致的组织磨蚀、晚期血栓及金属过敏等长期风险,率先聚焦“可降解”技术路线,构建了覆盖材料研发、结构设计、涂层技术、生产工艺及介入输送系统配件的全链条专利保护体系。
他强调,这些专利布局并非简单堆砌,而是以解决“有效性、安全性、操控性、手术效率”等临床关键问题为导向,形成系统化技术壁垒。
这些创新产品的问世,不仅打破了进口垄断,更开创了可降解心脏封堵器这一全新医疗器械序列,推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迈入完全无残留的新时代。
摄影:韩理
制度创新是上海构建知识产权生态的核心。2021年上海设立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这是全国唯一的正局级独立知识产权综合行政管理部门。此前,上海已在浦东新区成立了全国唯一的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四合一”独立建制知识产权局。
上海还率先出台多项知识产权保护地方法规,并推出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存证暂行办法,明确数据产品的知识产权属性。此外,上海发布全国首部《国外地理标志在华保护申请手册》,在浦东新区设立全国首个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和首个科创企业跨境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
在激励机制上,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动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提升为省部级表彰。上海实施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构建了多层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盘点高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存量专利7.26万件,4.9万件专利进入国家可转化专利资源库,累计转化9600余件。
在金融支持方面,上海建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前补偿”机制和“保证金”制度,在全国率先推出知识产权交易保险等金融新产品。
上海推出“中低价交易、高频次流转”的“专利超市”,支持“饿了么”等企业探索专利开源新模式,推出国内首批通过全国技术要素市场公开挂牌的开源专利。“十四五”以来,上海在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获得15金14银,上海两家中小企业获得WIPO全球奖。
在行动保护方面,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知识产权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和民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出台专门实施方案,建立市区两级行政裁决工作体系,近五年,累计立案306件,结案269件,作出裁决决定100件。
上海加强消费、电子商务、医药采购、展会等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设立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
上海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还具有与国际接轨的鲜明特点。
据余晨介绍,上海持续深化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合作会商和与WIPO战略合作机制,推动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奉贤(化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以及WIPO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等一批重要功能机构落地。
下一步,上海将继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级。
余晨表示,上海将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更加主动为国家试制度、测压力、探新路,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健全重点产业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和海外维权援助机制,深化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