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新网原创】
8月的新能源物流车市场,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成为了表现最亮眼的品牌。
数据显示,8月,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以单月终端上险数突破12000辆、市场份额超20%的业绩,稳居新能源物流车销量榜首。一举包揽轻卡、微卡、小卡、轻客等全细分市场第一,成为“全品类销冠”。同时首次跻身物流车销量排名(含燃油)前三强。
1~8月,远程从物流车销量排名(含燃油)第十一位跃升至第三,跻身行业第一梯队;同时单月销量也稳定在万辆以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远程8月优异成绩的取得,是其多年来在产品研发、生态构建、服务创新等多维度系统化布局厚积薄发的结果。其前期打下的扎实基础,远程正引领新能源行业一步步实现市占率的新突破。
产品精准定位 多维度满足用户需求
完善的产品矩阵和精准的市场切入,是远程实现销量突破的第一大支撑。以今年6月底上市的星享V7E为例,这款产品上市两个月内便夺得细分市场销量冠军,订单量已突破15000辆。
从产品力上看,星享V7E搭载51.4kWh玄武电池,CLTC工况续航375公里,实际可满足460公里续航使用需求。货箱容积7.5m³,做到了同级最大,整车额定载重1.5吨,同样超越市面同级产品。产品精准面向城配运输短途多趟、多拉快跑的用户,而这一用户群体恰恰也是城配用车需求极大的群体。精准的定位与可靠产品力相叠加,直接促使星享V7E的销量水涨船高。
随着这款产品的上市,远程也成功完成VAN系产品家族6~13方的全覆盖。从城内到城际,从小方量倒短到大容量中长途运输,以场景定义产品这一准则已深深刻在远程的造车理念中。只要用户有需求,便能从远程众多的产品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款。
更加难得的是,远程还拥有强大的产品规划与持续输出能力。即将推出的星智F3E与星享V8E,将继续强化“大空间、强承载、长续航”产品基因,并持续针对细分场景进行优化。
其中,星智F3E主打“小卡轻卡化”,搭载65kWh玄武电池,CLTC续航360km,货厢达13m³。采用1.5吨前桥+3吨后桥+160mm车架,承载能力比肩轻卡,模糊了小卡与轻卡的界限,再度拓展产品应用场景。
星享V8E则在V7E基础上进一步升级空间表现,货厢方量达到8.5m³,瞄准有更大容积需求的物流用户。
生态战略转型 全生命周期用车无忧
如今的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传统的产品销售模式已难以构成持续的竞争优势。远程早在2024年便提出“生态3.0战略”,系统推动企业从生产制造向“车辆+服务+场景”的综合服务商转型。这一战略在2025年成效显著,也为远程今年销量屡创新高提供了坚实支撑。
首先,远程通过数字化运营重构了终端服务体系,实现了“经销商、运营商、服务商”三网融合。其中,经销商网络负责车辆销售及本地客户关系维护;运营商网络提供车辆租赁、运力对接与资产管理服务;服务商网络覆盖充电、维修、保养、保险等后市场业务。
通过统一数智平台,远程做到了三网之间的数据互通与业务协同,提升服务响应速度与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其“慧充电”平台整合主流补能资源,用户可通过App实现查找、支付与管理,减少充电时间成本与运营中断。
在客户端,针对物流行业客户资金压力大、资产流动性要求高的特点,远程推出的“销售、保值购、易租购、车电分离、无忧租”五种拥车模式,同样打破了传统汽车销售逻辑。车电分离模式可降低购车初始投入,缓解用户资金压力;保值购与易租购提供“先租后买”或“先买后租”的灵活方案,适应不同现金流特征的客户;无忧租模式覆盖纯租赁需求,能够实现用车而不拥车,降低资产风险,更适合中小物流企业、个体司机等对成本高度敏感的群体,扩展了远程的目标客户群体。
与此同时,远程在服务方面也持续进阶。通过整合集团资源,远程还构建了覆盖二手车评估、再制造、电池回收在内的“换车服务体系”,能够解决新能源商用车残值焦虑这一行业痛点。同时,通过延保、年审、换胎等“慧系列”服务产品,远程持续切入用户日常运营环节,提升了客户粘性与服务附加值。
随着“金九银十”销售旺季的到来,叠加各地新一轮消费补贴的持续落地,凭借星享V7E等爆款产品与即将上市的多款新品,远程有望在旺季中再度实现销量突破。
可以预见,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远程将持续引领行业从单纯的“车辆销售”向“物流解决方案提供”深化转型,推动新能源商用车行业走向高质量、高效率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