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聚焦新能源应用,推进内河航运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研讨活动在河源海事局举行,数十名各相关职能部门、检验机构、专业厂家、造船厂和航运企业代表,通过“政府-研发-企业”三维对话,分享在新能源船舶规范和监管的前瞻探索,研讨船舶技术标准,并共商运行痛点解决方案,为内河航运新能源应用凝聚新共识、探索新路径、注入新动能。
本次研讨会以“新能源应用”为核心,以“绿色安全可持续”为目标,聚焦“新能源赋能+安全底线”,围绕技术安全、运营安全、监管安全三大核心议题,深入交流了新能源船舶技术成果,坦诚剖析了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共识,为内河新能源船舶产业发展凝聚了思想合力。河源海事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伟表示,此次研讨会既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交通领域绿色转型的具体实践,也是破解内河航运传统能源依赖、探索安全高效发展路径的重要举措。
河源市现代造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越表示,本次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更明确的选择。不仅解决了他们在建造过程中,尤其是在新能源安全技术方面遇到的问题,更有效地提高了船舶建造的质量,让他们更加有信心建造出高质量、高安全的船舶。
广东海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洪四雄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以能源转型为重点,推动船舶绿色化、低碳化成为航运发展的主旋律和新趋势,新能源船舶是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要以法规标准为新能源绿色发展“立规矩”,构建科学、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要以技术创新为新能源安全监管“提效能”,积极探索数字化监管模式,搭建新能源船舶安全监管平台;要以多方联动为新能源安全发展“聚合力”,推动主管部门、船厂、航运公司等多方参与,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
河源既是广东省生态屏障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饮用水源地,也是东江流域核心区,其内河航运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中肩负重要使命。近年来,河源海事局在推动内河航运绿色转型、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内河新能源船舶保有量已突破1000艘。广东省作为航运大省,全省完成LNG动力船舶新建改造205艘,在全国同类船舶占比领先。其中河源新建LNG动力船舶已占全省三分之一,万绿湖景区旅游船也拉开了由燃油动力向电池动力转型升级的序幕,目前有4艘电池动力船舶投入运营。
文、图丨袁文康 杨代成 陈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