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范国飞
当地时间9月8日,2025年慕尼黑国际车展开幕,中国车企以史上最强阵容亮相这一全球顶级汽车盛会。
据展会官方统计,中国参展商数量达103家,涵盖整车制造、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全产业链领域。零跑、比亚迪、小鹏以及吉利旗下的smart、极星等12个品牌携40余款新车登场。
在欧盟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回暖的背景下,中国车企以智能化技术突破和本地化生产布局为双引擎,在汽车工业发源地德国展示“中国智造”的实力。
图源:视觉中国
中国品牌密集发布全球战略车型
慕尼黑车展上,零跑汽车全球首发Lafa5纯电轿车,其搭载的CTC 3.0技术将电池包厚度压缩至95mm,在WLTP标准下实现650公里续航。同时,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开发的B10车型同步开启交付,3万欧元的起售价颇具竞争力。截至2025年8月,零跑在德国已建立109家销售与服务网点,累计销量达6263台。进入德国市场不满一年,零跑成为了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冠军。
比亚迪不仅带来全新海豹、海豚冲浪、腾势Z9GT等主力车型,更宣布匈牙利工厂正式投产。该工厂首款量产车型海豚欧洲版搭载“兆瓦闪充”技术,实现5分钟补能400公里的续航表现,售价3.89万欧元起。
小鹏汽车在车展上带来了全新P7、小鹏X9等五款车型,还同步展出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模型、SEPA扶摇架构等前沿展品。小鹏还宣布,慕尼黑研发中心正式启用,将专注于欧洲法规适配和智能算法本土化开发,配合已布局的109家德国门店,为全面拓展欧洲市场奠定基础。
此外,红旗展台以EHS5电动SUV为主打,公布欧洲经销商网络建设进展,计划2026年前覆盖主要西欧国家。问界品牌携M9升级版参展,华为乾崑ADS 5.0系统配合192线激光雷达,实现城区无保护左转等高阶功能,HarmonyOS 5智能座舱支持15种欧洲语言交互。
欧洲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3年, 欧盟于通过零排放协议,明确自2035年起禁止销售所有非零排放的新燃油车,包括汽油、柴油车及传统混合动力车型,这为欧洲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红利。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欧洲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07万辆,同比增长28%。其中,中国车企1-7月市场份额达到15%,较之去年同期的9.2%大幅提升。7月,中国车企市场份额更是达到16.3%。
图源:视觉中国
但中国汽车品牌进入欧洲市场依然会面对关税、技术、标准等壁垒,不少车企正在积极突围。比如,吉利通过与沃尔沃的深度供应链整合,依托沃尔沃在欧洲的三大研发中心和根特、图什卡等生产基地,吉利品牌车型通过模块化平台共享实现本地化生产,有效规避关税风险。
零跑汽车则开创了“技术授权+本地化组装”的轻资产模式,通过向Stellantis集团授权LEAP 3.0全域自研架构及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换取其在欧洲54国的销售网络和30家工厂资源。截至 今年5月,零跑T03已登陆欧洲13国,在西班牙单月订单突破800辆,验证了这种新型合作模式的商业价值。
“关税壁垒将倒逼中国车企加速本地化生产,2025年已有5家中国车企宣布在欧洲建厂,总投资超200亿欧元,投产后可规避关税成本,同时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付炳锋表示,未来3~5年,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布局将更加完善,逐步实现从“产品输出”到“生态输出”的转变。
上一篇:下一代雷克萨斯IS明年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