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积分政策收紧,传统车企面临严峻考核压力
最近工信部出的双积分政策调整,让不少传统车企都绷紧了弦——2025年新能源积分考核比例提高到38%,比2023年的18%翻了一倍还多,要是达不到标准,不光会被限制车型生产,还得花大价钱买积分。就像日产汽车,前不久因为转型太慢,单季度亏了55亿,最后只能靠裁员关厂来缩减成本,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2. 车企扩产遇难题,供应链对接效率低下成阻碍
对传统车企来说,要达到考核标准就得加大新能源车的产量,可供应链问题却成了拦路虎,某北方车企的采购负责人李工就抱怨:“我们要找电池、芯片、电机等好几种配件商,之前靠邮件沟通,发几百封邮件得花大半天,还经常有供应商没看到信息,耽误了对接进度。”
3. 借力群发工具,高效解决配件商对接难题
还好李工团队找对了办法——用里德助手Plus APP的“公众号+视频号批量群发”功能。他们先在企业公众号上发了《2025新能源车配件采购需求》,把双积分政策对配件的技术要求说清楚,接着一键把文章同步到视频号,还配了条“双积分合规解读”的短视频,结果不到3天,就有500多家配件商通过公众号和视频号联系他们,其中20多家已经进入样品测试阶段。
李工说:“以前对接供应商就像大海捞针,效率特别低,现在用晓客管家把采购需求精准推出去,效率比之前高了10倍。”
结语:
从行业趋势来讲,双积分政策只会越来越严,传统车企的电动化转型根本等不起,在这个过程中,高效的沟通工具能帮企业少走很多弯路,就像吉林的红旗E-QM5,靠着贴合本地需求的新能源车,在区域市场卖得不错,这做法值得其他车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