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好多朋友问我,插混和增程到底咋选,感觉都挺不错的,脑袋都快想破了。今天咱就好好唠唠这事儿,其实啊,通勤半径基本就能帮你拿定主意。
先给大伙讲讲这俩到底是啥。插混,全称插电式混合动力,就像是把燃油车和电动车的优点揉一块儿了。短途你可以用电跑,省钱还安静;长途要是没电了,发动机既能像普通燃油车那样直接驱动车轮,还能发电给电池充电。打个比方,我一哥们儿买的插混 SUV,上次跑高速,电量低于 20% 的时候,发动机 “嗖” 地就介入直接驱动车轮了,同时还能给电池补电,速度提到 100km/h ,动力一点没拉胯。
再说说增程,它更像是给电动车配了个 “移动充电宝”。纯电模式下,车轮全靠电机带着跑;没电的时候发动机启动,但它不直接驱动车轮,只负责发电给电池或者电机。我亲戚有辆增程车,也是跑高速,电量耗尽后发动机开始发电,虽说车厢里没啥噪音,但加速明显就变慢了,毕竟车轮还是靠电机驱动,发动机只是在 “幕后默默发电”。
为啥说通勤半径能决定你选啥呢?咱分开唠唠。要是你家里能装充电桩,每天通勤距离也不远,比如说来回 60 公里左右,那增程车就挺适合你。像那种 CLTC 续航 200 公里的增程车,你一周充一次电就行,家用充电桩一度电也就 0.3 元左右,充满大概 30 度电,才花 9 块钱,一个月下来油费基本都省了。偶尔周末想去周边玩一玩,单程 150 公里左右,电量剩 20% 的时候发动机启动发电,全程油耗比同级别燃油 SUV 能低一半呢。为啥增程车在这种情况下这么省?因为它纯电续航里程比较实在,虽说 CLTC 工况可能有点虚标,但日常通勤打个八折没啥问题,而且发动机只发电不驱动,效率自然就高。这就好比家里装修,水电分开走,肯定比水路电路挤一根管子顺畅。
反过来,要是你没办法安装充电桩,还经常跑长途,比如说每月得跑两次 200 公里以上的路程,那插电混动车就是你的 “真命天子”。我有个朋友,他平时跑业务,早上到公司用快充半小时,从 30% 充到 80%,就够他一天跑 80 公里的了。周末跑外地,高速上电量耗尽,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虽说油耗比增程车稍微高那么一丢丢,馈电状态下大概 7.5L/100km ,增程车是 6.5L/100km ,但它胜在不用到处找充电桩,也不用担心没电抛锚。而且插电混动车油箱一般比增程车大,综合续航里程轻轻松松超 1000 公里。
所以啊,总结一下,插电混动车的 “可油可电” 是真刚需,特别适合充电条件不太好、经常跑长途的朋友;增程车 “纯电优先” 的特点,更适合充电方便、主要在城市里代步的朋友。选车这事儿,就跟找对象似的,得看合不合适自己,别光听销售人员在那儿瞎吹 “插电混动更高级” 或者 “增程更先进”,把自己的通勤距离、充电条件、长途频率这些实际情况列出来,对照着选,保准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