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前几天刷到岚图要在香港上市的消息,我还愣了一下 —— 这可是新能源领域里少见的央企背景新势力冲港股啊,还号称 “新能源第一股”,那估值能不能冲过 500 亿,我当时就跟身边朋友打赌来着。
一开始我还以为它会走常规 IPO 路线,结果后来才发现,人家玩的是 “介绍上市”,不发新股也不融资,直接把现有股份挂牌交易。你说这操作怪不怪?后来查了才知道,东风集团这波是跟岚图搞了个 “双向奔赴”,自己从港股退市,把上市平台让给岚图。我记得当时看到公告里说,中小股东能拿到现金加岚图股权的对价,这波感觉比单纯拿现金实在多了,至少能跟着岚图喝点汤。
不过估值这事儿,真不是光看操作花不花哨。我上周看了眼蔚来在港股的市值,也就一千亿出头,岚图要冲 500 亿,得有点真东西才行。巧了,它八月底刚发了个叫岚海智混的技术,说是能实现全域 800V 高压,充电 12 分钟就能从 20% 到 80%,纯电续航能到三百多公里,综合里程更是破了 1400 公里。我当时看到这数据,第一反应是 “这续航够我跑半个月通勤了”,但转念又想,技术厉害是厉害,市场认不认账才是关键。
还好八月销量数据出来,岚图交付了一万三千多辆,同比翻了一倍还多。这数据看着挺亮眼,但跟那些月销好几万的头部新势力比,还是差了点意思。而且港股现在对新能源车企的态度,也不是几年前那种盲目追捧了。你看九月初刚发的香港汽车 ETF,里面选的都是小鹏、比亚迪这些龙头,岚图能不能靠 “央企新势力” 这个标签杀出重围,真不好说。
我身边有个开岚图的朋友,他跟我说这车底盘调校确实不错,毕竟有东风几十年的技术底子在。但他也吐槽,品牌认知度还是太低,有时候停在路边,还有人问这是不是新出的杂牌车。你说这事儿尴尬不?要是品牌力上不去,就算技术再牛,估值想往上走也难啊。
还有个点我一直没搞明白,岚图走的是 “反向开发” 路线,从纯电架构往混动做,跟其他车企先做混动再做纯电的路子正好相反。武汉理工大学有个教授说这技术能领先行业五年,可领先归领先,消费者买车的时候,真的会在乎你是正向还是反向开发吗?我觉得大概率还是看续航、价格和牌子吧。
现在港股市场里,南向资金话语权越来越重,一季度就流入了四千多亿。要是这些资金能看上岚图,那 500 亿估值说不定还有戏。但反过来想,现在新能源行业竞争这么激烈,岚图要是后续销量跟不上,或者技术转化不成市场份额,就算有东风撑着,估值也可能掉下来。
我记得之前跟一个投行朋友聊,他说岚图这种介绍上市的方式,虽然能避免在估值低谷期低价发行,但也少了一次让市场重新定价的机会。你说这到底是优势还是劣势呢?有时候真觉得,估值这东西就跟炒股一样,有人看涨有人看跌,全看你信不信它的未来。
不过话说回来,岚图作为东风转型的先锋,能走到香港上市这一步已经不容易了。不管这次估值能不能破 500 亿,至少给其他央企新能源品牌打了个样。就是不知道市场会不会买账,毕竟现在投资者都越来越理性了,光靠 “第一股” 的名头可不够。
你们觉得岚图这波上市能成吗?500 亿估值是高了还是低了?我反正还在观望,毕竟买车和看估值不一样,真金白银的事儿,还是得谨慎点。评论区跟我聊聊呗,让我也看看大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