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车载智能计算平台:解锁互联服务的新篇章报告(英文版)
报告共计:20页
《2025年车载智能计算平台:解锁互联服务的新篇章》报告总结
这份由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互联车辆系统联盟(COVESA)与Geotab联合撰写的报告,聚焦汽车向消费端及车队服务平台的转型,深入剖析车载互联服务的发展现状、历史阻碍、当前突破及未来路径。
十年前,尽管主流汽车制造商对互联服务寄予厚望,将其视为新价值来源,但除紧急互联服务、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功能及商用车队互联服务外,多数服务未达预期。核心原因在于产业转型所需的五大关键要素——技术、产业交付能力、客户兴趣、客户支付意愿及可行商业模式——在2015年均未成熟。彼时,无线带宽成本高、车辆电子架构难支撑复杂功能、服务缺乏吸引力、商业模式缺失等问题突出。
如今,情况显著改善。技术方面,联网车辆普及形成用户规模,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提升实时数据处理能力,计算与数据传输成本大幅下降;产业交付能力上,数据管理框架优化,云与边缘计算协同降低成本,COVESA等组织推动数据标准制定,虽部分车企仍持观望态度,但标准化进程已起步;客户兴趣层面,车载应用更易用,车企也将互联服务视为核心产品,商用车队领域因远程信息处理、AI技术发展,互联服务 adoption 激增。不过,消费者接受度仍是障碍,虽数据共享意愿提升,但支付意愿低,多数认为服务应包含在购车价中。
当前,客户支付意愿与商业模式是互联服务普及的最大短板。74%受访者认为可行商业模式仍是障碍,车企与供应商对服务营收潜力看法分歧,车企多尝试将服务成本嵌入车价并延长免费订阅期。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策略需差异化:车队管理者关注服务对运营效率、成本的改善;消费者更看重第三方应用集成等实际功能。同时,互联服务为车企带来的成本节约(如预测性维护减少故障、优化供应链),以及为供应商、零售商创造的价值,也值得关注。
要推动互联服务发展,车企需聚焦优质用户体验(100%受访者认为其重要),从简单实用服务入手,构建模块化云架构,推动全价值链数字整合,与各方协作制定数据标准,并建立标准化平台吸引开发者。未来,随着行业在战略与组织上的调整,以及标准化推进,互联服务有望实现规模化发展,开启车载服务新篇章。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