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5日召开的2025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生态大会上,招商车研携手清华大学、重庆大学、长安、赛力斯等多家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车企,发布12项涵盖智能驾驶、智能底盘、智能座舱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及产品创新成果,充分展现了产业集群创新活力,携手为重庆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聚智增色、创新赋能。
在这次大会上,新能源汽车数字场景能效研究联合实验室的共建授牌是重头戏之一。重庆晚报记者对此采访了湖南大学重庆研究院副院长刘琦,就“产学研”里面高校的“研”所带来的三个维度的发展机遇和复合型人才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重要性,进行了交流。
刘琦认为,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有三个维度,分别是数据层、技术层和政策层。数据层方面,湖大重庆研究院作为三方机构,招商车研也是作为国家中心的三方机构,联合车企包括上下游零部件和一些企业,要打造一个好的数字底座。他举例华为车BU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鸿蒙智行这个平台,把“四大界”的数据融合共享。现在有了联合实验室,在汽车行业用互联网的思维把数据进行共享,做一个数据底座,有利于整个行业的高效率发展。第二是技术层,现在讲究虚实结合,原来是做主被动安全这一块,现在是做能耗安全,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结合,对应整车开发的需求。另外,现在大家都谈AI,AI不是简单的问答,而是如何把整个模型数据的应用从研发端的测试仿真一直到车端运维,如何把模型作为一个应用,这是高校包括三方机构来做的事。在政策层面,把能效做一系列的标准规范,从地标到国标做一个新的“重庆模式”出来,因为重庆的汽车销量已经全国第一了,如何去做到对汽车的引领作用,是联合实验室可以起到的作用。
高校方面,主要是研和教学,对“研”的角度,针对汽车企业包括三方的需求,如何做一些底层的研究、进行垂直模型的训练。另外整车各个系统之间能效如何吻合,包括评价体系的建设,都是高校可以集思广益的。高校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现在汽车行业不像原来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现在更多的是智能化、电气化、电动化,这一块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刘琦说,他自己也在做工业软件的开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跟以前传统的高校单一学科的培养不太一样,现在学校倡导如何针对企业行业的需求做一个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
2025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生态大会会期为9月5日-6日,期间精心策划了“1 + 2 + 2 + 9”系列活动,即1场开幕式、2场高规格闭门会、2场精彩赛事以及9场聚焦细分领域的主题分会。
作为2025智博会重要活动之一,汽车生态大会不仅展示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创新活力,更为汽车产业集群建了一个共谋发展、共话未来的高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