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奔驰都扛不住了?2025 年 7 月在华销量就剩 26653 辆,这到底咋回事啊?
看数据真让人意外:2025 年 7 月,梅赛德斯 - 奔驰在华单月销量才 26653 辆,跟去年同期比跌了超 30%,跟 6 月比也降了 18%,创下 2020 年以来同期最低。要知道,近五年奔驰 7 月销量都稳定在 3.5 万到 4.2 万辆之间,现在这数据,不光破了纪录,更显露出这百年豪华品牌在新能源转型和市场竞争里的大问题。
首先是新能源转型太慢,技术差成了大麻烦。奔驰在电动化上总慢一步,主力的 EQ 系列因为续航不准、智能化不行,被不少人吐槽。就说 2025 款 EQE SUV,指导价都卖到 48.6 万了,CLTC 续航才 609 公里,比同级别国产新能源车少了两到三成。更关键的是,EQ 系列还用的是油改电平台,空间安排、电池安全性还有性能发挥,都比不上专门的纯电架构车型。
再看中国新势力,问界、理想、蔚来这些品牌,早就靠 800V 高压平台、城市 NOA 导航辅助、多模态交互座舱这些技术守住了市场。2025 年上半年,国产高端品牌在 30 万以上新能源市场的份额超过 35%,直接把奔驰的潜在客户抢走了。数据显示,奔驰新能源车型前 7 个月总共才卖了 5577 辆,就算卖得最好的 EQB,单月销量也不到 2000 辆,跟问界 M9、理想 L9 那些月销过万的爆款比,差得也太远了。
不光新能源不行,燃油车也没了往日的劲儿,高价低配还伤了消费者的心。拿主力车型 C 级来说,2025 年 7 月销量比去年同期降了 51.47%,1 到 7 月累计销量也跌了 52.06%。不少消费者都说,新款 C 级的配置跟国产新能源车差太多,比如车机反应慢,自动驾驶只支持基础的 L2 级,可同价位的国产车早就标配高速 NOA 和智能泊车了。
更让人不满的是,奔驰经销商为了赚钱,常搞 “加价提车”“捆绑销售”,把品牌口碑越做越差。2025 年上半年,全国有 80 多家奔驰 4S 店停了授权,连北京鹏龙大厦这种核心商圈的展厅,都改成了鸿蒙智行体验中心。卖车的地方少了,客户自然就跑了。
现在中国汽车市场也变了天:2025 年 7 月,国产品牌市场占比突破 70%,新能源车卖得比燃油车还多,渗透率超 50%。这种情况下,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被一点点挤掉。奔驰想靠 “又做燃油车又做电动车” 找平衡,结果燃油车研发投入不够,产品力下降,电动车资源分散,没做出能打的爆款,越陷越深。
面对这些问题,奔驰也说了计划,要在 2027 年推出 17 款电动车型和 7 款中国专属车型,可市场留给它转型的时间真不多了。要是 2026 年前,在智能座舱、电动平台、供应链本土化这些方面没大突破,奔驰百年积累的品牌价值可能会越来越弱。
以前日本车企改变了美国汽车工业的格局,现在中国新能源车企又在重塑全球市场,历史总有些相似。奔驰现在的困境,其实就是传统工业巨头面对后起国家时的常见问题。这场没有硝烟的竞争里,只有彻底改变自己,跟上时代,才能别再 “一直跌”,最后变成 “节节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