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车市正在逐步进入到存量厮杀的阶段,曾经的百万辆俱乐部常客上汽通用,正无可避免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自薛海涛加盟执掌营销、卢晓团队全面接盘以来,这家合资巨头终于从下滑中踩住了刹车,连续盈利、销量环比回升的信号令人瞩目。但透过短期回暖的表象,其深层的品牌定位模糊、新能源转型滞后等沉疴仍未根治。上汽通用的止血之战已初见成效,但若想彻底打赢这场战役,仍需跨越多重关卡。
别克仍需努力
其实我们回顾上汽通用的发家史,一定绕不开一款明星车型,那就是有“陆上公务舱”之称的别克GL8。这款车型在MPV市场一经推出,就受到国人的疯狂追捧,时至今日,别克GL8即使在新能源的疯狂冲击下,仍保持住MPV细分市场销冠地位,足见其产品魅力。
但想靠一款车型打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对于别克整体品牌力而言,曾经凭借GL8在商务MPV市场建立起的稳固品牌形象,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风潮和年轻化消费需求驱动下,已然褪色。
随着90后和00后逐渐成为购车主力,他们对个性化、科技感和智能化的需求明显高于上一代。尤其是在领克、蔚来、理想等年轻化品牌出现后,传统合资品牌受到的冲击尤为猛烈,后者在年轻群体中展现出吸引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雪上加霜的是,除了智能化层面的拉胯,新能源转型迟滞,也是上汽通用别克的一大难关。或许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品牌旗下的新能源车微蓝系列,其车型销量成绩甚至未进入新能源排行榜前50名,月销量长期维持在1000台左右。
而通用汽车为别克耗费百亿资金打造的纯电平台奥特能寄予厚望,2023年基于该平台的纯电车型E5上市后,只有短暂的高光表现,其他时间月销量大多徘徊在1000辆以下。
凯迪拉克/雪佛兰褪色
与此同时,在上汽通用的大本营里,别克的“难兄难弟”凯迪拉克,如今的日子也不好过。
曾经的美式豪华代表,现在也面临品牌光环褪色的窘境。虽然凯迪拉克在同级别车型中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特别是价格优势和配置方面,但品牌溢价能力已经大幅下滑。尤其是在价格战的纷扰之下,凯迪拉克进一步挤压了同门兄弟雪佛兰的市场空间,同时也削弱了自身的豪华品牌定位。
至于雪佛兰的处境则更为艰难。2025年7月,雪佛兰汽车全系车总销量仅为504辆;1-7月雪佛兰累计总销量为7107辆,相较2024年同期下滑幅度超七成。
这样的销量成绩,与雪佛兰曾经的辉煌相比堪称天壤之别。2014年雪佛兰在中国市场销量达到巅峰期的76.7万辆,市场份额达5.3%,而到2024年,其市场份额已萎缩至不足0.3%。
目前销量最好的车型科鲁泽,在2025年7月份的销量为387辆。其他车型销量更加惨淡,探界者PLUS的销量为48辆,探界者为42辆,销量最差的车型为雪佛兰畅巡和开拓者,这两款车7月份各自只卖出了两台。
尽管上汽通用官方多次辟谣,称“雪佛兰品牌退出中国的传言是不实消息”,但接近上汽通用的内部人士透露,官方表述实际意味着将仅仅保障现有用户的售后服务。
上汽通用反攻
2024年8月,上汽通用迎来了新一轮人事更迭。泛亚技术中心的副总经理卢晓成为上汽通用总经理,庄菁雄被调离至安吉物流,五菱销售公司总经理薛海涛则成为上汽通用副总经理,负责市场营销相关工作。
这次人事变动发生在企业极度困难的时期。2024年,上汽集团发布的年报数据中显示,集团旗下重要合营公司上汽通用,净亏损高达266.88亿元,同时,总资产同比下降约41%,净资产为-101.91亿元,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
这家曾经的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个年产销跃上百万量级的传统乘用车公司,如今销量从2017年的200万辆暴跌至2024年的43.5万辆,跌幅超过78%。
至暗时刻,卢晓与薛海涛组成的新管理团队,用一套组合拳实现了阶段性止血。
薛海涛主导的“一口价”策略,为上汽通用带来了新的起色。在此之前,上汽通用旗下品牌深陷经销商竞相降价的恶性循环。别克终端优惠常年维持在3-5万元,凯迪拉克“以价换量”导致豪华属性稀释,雪佛兰更是靠“7折甩卖”勉强维持存在感。这种无序竞争不仅吞噬了企业利润,更让消费者形成买涨不买跌的观望心态。
“一口价”的推行,直接切断了价格内耗的链条。2025年7月,通用汽车全球董事会在美国召开,卢晓在会上透露,“通过团队努力,我们已经连续4个季度保持盈利。”与此同时,稳定的价格体系,也重塑消费者信任,实现了“量利平衡”的核心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新管理层的另一明智之举,是放弃“全面开花”的幻想,转而聚焦核心竞争力。在MPV市场,别克GL8的王者地位被进一步巩固。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别克品牌实现月销量35457辆,其中,GL8家族成为拉动销量增长的重要助推,实现月销量10495辆,不仅蝉联MPV月销冠军,全新GL8陆尊更是上市即热销,销量环比增长超过40%。
与此同时,在技术层面,上汽通用终于摆脱了依赖外资技术的被动局面。泛亚技术中心自研的NOP智慧领航系统落地别克世纪后,在i-VISTA智能汽车指数中斩获五星评级,能够提供L2+级别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能力,车道保持、自动变道的成功率显著提升,比肩新势力头部品牌;全新真龙PHEV系统搭载于GL8、至境L7等车型后,实现了长续航、低能耗与高性能的完美平衡,同时还解决了插混车型匮电动力衰减等行业难题。这些技术突破,让上汽通用在智能化、电气化的赛道上,终于有了自主话语权。
结语:
回顾上汽通用从衰落到反攻,我们能够看到,这家曾经的合资巨头,虽然正经历着漫长的寒冬,但是通过管理层换帅、品牌战略调整、渠道变革等等举措,上汽通用也在积极寻求变化。同时,上汽通用的困境也为众多合资品牌敲响警钟:在新能源汽车浪潮的冲击下,没有谁能够永远躺着盈利。与上汽通用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