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2025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与中国汽车芯片大会上,行业专家与领军企业代表围绕软件在汽车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带来的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普华基础软件的副总经理张晓先在演讲中指出,随着软件在汽车中的复杂性日益增加,其与研发模式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汽车产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他强调,开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开源不仅能够打破企业间的智力协同边界,还能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如跨越国界和产业界限。
张晓先进一步透露,我国已将开源纳入战略规划,并已成为行业共识。这一战略决策旨在通过开源模式,推动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也在会上发表了看法。他指出,当前整车企业面临利润少或亏损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底层协同不足与上层应用差异化缺乏。他强调,基础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双管齐下,才是汽车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李克强以智能手机领域为例,解释了开源开放对于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他建议,产业链各方应携手思考中间件和基础软件的开源开放策略,以支撑车企在应用软件方面的创新与发展。
在谈到普华基础软件的发展时,中国电科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俞承志表示,公司正面向新需求,锚定“智能网联汽车数智底座核心供应商”的定位,持续加强智能控制与感知协同的产品体系。他透露,中国电科已在车用软件开源、规模产品拓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据悉,中国电科已累计供应汽车芯片近3亿颗,并在L2以上辅助驾驶用惯导传感器领域取得了国际首创成果,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60%。同时,其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已装车超过2000万套。
在开源模式的推动下,中国电科还发布了开源“小满”项目,并得到了开放原子基金会及行业各方的支持。目前,已有39家整车厂、420家芯片厂商以及175所高校加入该社区,实现了与RISC-V芯片的适配突破,开源生态初见成效。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程晓明表示,普华基础软件开源的国内首个规模化量产级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小满”即将正式进入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进行孵化培育。这将有助于提升我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底座和生态能级。
程晓明还透露,普华基础软件是基金会重要的生态伙伴,基金会将持续加强项目培育和人才培养上的投入,与产业各方携手加快构建安全高效、开放繁荣的智能汽车技术软件生态体系。
来源:https://www.drd.com.cn/xinche/202509/93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