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万向集团公司)
随着首批光洁如镜的3EE连接轴
在等速驱动轴装配线上
依次排列、运输出厂
一场跨越四个春秋的攻坚战
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标志着9N用户B品牌项目成功量产
四年磨砺,不仅磨出了过硬的产品
更淬炼了一支钢铁般的队伍
将万向的智造水准推向了新的高度
01.迎战启程
厉兵秣马志在必赢
回溯2020年12月,等速驱动轴厂3EE连接轴项目组接下了B品牌的“战书”,却未曾料到,这场与技术标准、工艺极限的较量会如此艰苦而漫长。
难在哪里?面对这个提问,项目负责人周林灿回忆道,“主机厂的车型尚未定型,我们的研发就必须鸣枪起跑。”同步开发意味着主机厂参数随时可能调整,项目组必须闪电响应;B品牌的标准比国内品牌严苛数倍,从花键间隙到淬火深度,各种精确要求,让项目组都变成了细节控,毫厘差池也不能放过;此外,对比国内其他项目,B品牌的可靠性验证需要多轮路试,对时间和技术方案提出极限要求。公司十分重视,成立了以副总经理为组长,多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组成的开发项目组,以必胜的决心迎接这场硬战。
02.闯关破局
争分夺秒逐个攻关
在一次装车路试中,漏油故障如同一盆冷水泼下。项目组连夜成立攻关组排查隐患。除了漏油之外,更多意想不到的挑战接踵而至。“关关难过关关过”,项目组直面困难,逐个击破技术关卡。
花键加工首先面临着挑战。用户要求对花键大径磨削,国内产线从未涉足此工艺。“传统千分尺只能测两点,但椭圆变形藏在死角。”工艺组长引入三沟千分尺,像CT扫描般捕捉360度数据。为优化工艺,项目组引进了新的自动磨床,却遭遇更棘手的难题——新设备与原有产线无法兼容。用户方的倒计时一天天在耳边响起,为追赶进度,工程师们拆解传动链、重编控制程序,不到20天完成了平日3个月工期的极限改造。随后,工艺小组与车间同事接过了接力棒。深夜的车间灯光下,测量数据与机床嗡鸣声交织成团结攻坚的乐章。
03.奔赴山海
责任在心协作共进
在项目接近尾声时,看似简单的装配环节,出现了产品划伤问题。项目组复盘装配流程,专门组建了一条自动化装配线,配备压装力监控——新增的压力传感器和位移监测系统,让每根驱动轴的装配过程都生成数据曲线,如同拥有了“电子病历”。
为推动项目进度,在压力最大的2024年夏末,项目组开启了“用户方-车间”两点一线的节奏。每个周末,他们迎着朝阳带着整改报告飞往广州,在用户方会议室逐条解释方案,再披着夜色返回杭州,几乎没有休息的空档。回忆起那段奔波的日子,周林灿感慨,不是只有出差才最劳累,队伍里的每个人都拼尽了全力。“我们有一种团魂,每个人都尽职尽责,一心只想把项目搞定。”
04.长路拓新
严苛标准成就硬实力
今年2月,首批连接轴成功量产,不仅满足了用户交付,更交出了一份崭新的技术攻坚成绩单:花键精度、淬火深度、装配良率等关键指标,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淬火参数数据库、全自动磨削程序等多项工艺沉淀,为后续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
这些崭新的产品中,承载着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攻关的时刻,深夜里的机床轰鸣、跨省航班上的整改报告、检测灯下的汗渍……最终熔铸成一把标尺,量出万向智造精益求精的崭新刻度,也为未来更多高端项目的攻坚,树立了信心与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