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然创新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儿童AI硬件开发。作为该领域的先行者,率先将大模型引入玩具领域,推出全球首款AI玩具。近日,企业宣布完成2亿元A轮系列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华山资本、愉悦资本领投,招银国际等共同参投。
值得注意的是,跃然创新的融资案例并非个例。近一年来AI玩具赛道引来了不少资本的介入,贝陪科技、珞博智能等同类企业相继获得千万级融资。据不完全统计,国内AI玩具领域的融资事件已达二十余起,而资本看好的是AI技术从赋能“生产端”向重塑“消费端”深度渗透的趋势。根据《AI玩具行业消费趋势白皮书》预测,全球AI玩具市场规模到2030年将突破千亿量级,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其中中国市场增速预计达70%,一个全新的行业风口正在形成。
面对市场竞争,跃然创新选择了与传统硬件厂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相比于传统硬件厂商强调工具属性和效率提升,跃然创新更注重产品的情绪价值和情感连接,这种错位竞争的策略使其在巨头林立的硬件领域找到了独特的生存空间。创始人李勇表示,跃然创新希望打造的不是单纯的工具,而是专为儿童设计,能提供情绪价值的陪伴型产品。这不仅是因为产业链和AI模型的成熟度更适合儿童市场,也是因为团队希望通过错位竞争,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从产品维度来看,跃然创新目前已经完成了从“功能化”到“情感化”的重要转变。其第一代产品BubblePal采用挂件形态,虽然实现了角色扮演、多语言对话和长期记忆等基础功能,但团队清晰地认识到这是一款受限于早期技术成熟度和资金规模的过渡性产品。真正标志技术突破的是第二代产品,作为全球首款搭载端到端语音模型的AI玩具,其在交互表现里和情感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获得此次融资后,跃然创新将朝着打造更具“生命感”的AI玩具方向加速迈进。李勇认为所谓“生命感”包含四个维度:主体性、社会性、价值对齐和有限性。基于此,跃然创新正在探索如何设计一个“遗忘函数”让AI的记忆更像人类,更像现实中的朋友。这不仅需要技术的突破,还需要研发团队基于儿童心理的深刻洞察。
此外,IP作为玩具的灵魂,在用户购买决策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跃然创新已获得奥特曼、小猪佩奇等全球顶级IP的AI玩具授权。“我们不是‘改造’或‘赋能’,而是更注重‘还原’和‘尊重’IP本身的特质。”李勇表示,一个全球顶级的IP已经有成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AI的任务是尽可能贴近角色特性。
从技术架构上看,跃然创新设计了一个解耦系统。底层是基于AI的大模型的技术能力层,而上层是与具体IP角色相关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齐层。这种“AI+IP”双轮驱动模式,能够帮助企业精准切入情感陪伴需求,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从人群市场来看,不仅一二线城市有需求,下沉市场也呈现出了一定的需求潜力。首代产品的20万销量远超预期,这让团队意识到普通用户的AI认知程度实际上远高于从业者认为的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年初Deep Seek的爆火为行业带来的意外助推,让其春节后销量实现了两到三倍的增长,这表明技术普及与市场教育正在形成良性互动。
但行业爆发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隐私保护以及防沉迷是所有AI从业者必将面临的课题。除此之外,儿童教育相关的信息模型与家长教育观念价值的不适配也会影响产品推广。而这些都需要持续的技术迭代和长期的市场教育来解决。
或许,未来玩具行业的竞争格局不再局限于技术模型或IP资源的比拼,而是对人性深度理解的较量。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能够真正把握情感需求细微变化的企业,才能够在千亿级市场中脱颖而出。整个AI玩具行业最终要回答的问题是:在科技与人性的交汇处,如何守护人类最珍贵的情感连接?唯有如此,AI玩具才能实现真正的“生命感”,从“玩具”蜕变为“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