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那辆新能源车,才开了两年多,续航就掉得厉害,之前满电能跑三百多公里,现在顶多两百八,周末想带家人去周边玩都得算计着电量,生怕半道上趴窝。后来跟小区里一位开了五年电车还没换电池的老大哥聊天,他才跟我说,问题多半出在充电习惯上 —— 我平时图方便,每次去快充站都非得充到 100% 才走,回家用慢充桩又总懒得等充满,经常充到六七十就拔了。他拍着我车的充电口说:“你这是把电池当燃油箱用呢!记住俩事儿,快充别超 80%,慢充尽量充满,保准你电池能多用好几年。”
说实话,一开始我还不信,觉得充电哪有这么多讲究,直到上个月去 4S 店做保养,维修师傅拆开电池包给我看,里面有几节电芯的表面都有点发黄了。师傅说这就是长期快充到满的后遗症,高电流充电的时候,锂离子在电池里跑得太急,有的没来得及钻进电极里,就变成金属锂挂在上面,时间长了就像树枝一样越长越长,不仅影响容量,还可能戳穿电池里的隔膜,搞不好会短路自燃。我当时听了后背都有点冒冷汗,难怪之前夏天快充的时候,充电口附近总有点发烫,原来里面在 “搞事情” 啊。
后来我特意查了点资料,才知道不是我一个人犯这错,好多新能源车车主都跟我一样,把电车当油车用,加油要加满,充电也非得充到 100%。但电池跟油箱可不一样,油箱加满顶多沉点,电池满电状态下,内部就像被拉满的弓弦,一直绷着。有个电池实验室的数据说,长期把电量保持在 80% 以上,五年下来电池容量衰减能比正常用的多快一成多。就像人总吃撑了容易消化不良,电池总满电也容易 “生病”。
再说慢充,之前我总觉得慢充太费时间,晚上插上电,早上起来才充了八成,还不如快充半小时补满。但老大哥跟我说,慢充才是给电池 “细嚼慢咽” 的时间。家用慢充桩的电流小,锂离子能慢慢悠悠地钻进电极里,不会挤来挤去造成损伤。宁德时代那边好像有组数据,说每周用慢充充三次,八年下来电池还能保持八成五以上的容量。我现在改成每天晚上睡前插慢充,虽然得等一晚上,但早上起来满电的感觉特别踏实,而且这阵子明显感觉续航掉得慢了,之前一周掉一公里,现在大半个月才掉一公里。
不过有个事儿我得纠正一下,之前听人说慢充每次都要充满,不然电池会有记忆效应,像以前的老手机电池一样。后来问了师傅才知道,现在新能源车用的锂电池根本没这毛病,慢充充满主要是为了校准电池管理系统,让车能更准确地显示续航。就像手表戴久了要调时间,电池用久了也得校准一下,不然表显续航和实际能跑的差得越来越多。我上个月特意用慢充把电充满,之后发现续航显示准多了,之前表显还剩 50 公里,实际跑 40 公里就亮红灯,现在基本能跑到表显的数。
还有个小细节,冬天充电跟夏天不一样。冬天天气冷,电池就像冻僵了,锂离子跑得慢,这时候要是用快充,更容易出现析锂的问题。师傅建议我冬天快充前,先把车开一会儿,让电池温度升上来,或者选有电池预热功能的快充站。上次冬天去外地,在高速服务区快充,充了二十分钟才充了三成电,后来才知道是电池太冷了,充不进去。现在我冬天要是跑长途,都会提前在 APP 上把电池预热打开,到了快充站就能正常充了。
这阵子我严格按照 “快充 80%,慢充满” 的习惯来,电池状态明显好了不少。之前快充到 80% 要花二十多分钟,现在十五分钟就能到,而且充电时温度也没那么高了。有次跟朋友去快充站,他还在那等着充到 100%,我充到 80% 就拔枪走了,他还笑我抠门,我说这不是抠门,是给电池续命呢。后来他那车才开三年,续航就掉了快三成,而我的车现在续航还能保持在九成以上。
其实养电池跟养身体差不多,得有个好习惯,不能图一时方便。快充就像快餐,偶尔吃一次救急可以,总吃肯定不健康;慢充就像家里做的饭,虽然慢,但营养又健康。现在我每次去快充站,看到有人还在那充到 100%,都会忍不住跟人聊两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有的车主听了觉得有道理,有的还不太信,说 “我都充到 100% 用了两年了,也没见电池坏啊”。但电池衰减是慢慢发生的,等真感觉到续航不够用了,再改习惯就晚了。
最后跟大家说句实在的,买车的时候都花了不少钱,要是因为充电习惯不好,提前几年换电池,那就太亏了。换一组电池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够加好几年油了。与其到时候花钱换电池,不如现在养成好的充电习惯,快充别超 80%,慢充尽量充满,花不了多少功夫,却能让电池多用好几年。你们平时是怎么充电的?有没有遇到过续航掉得快的情况?评论区跟我聊聊,咱们一起琢磨琢磨怎么把电池养得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