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去逛车展,那反差感真叫一个强烈。左边新能源展台,销售唾沫横飞地讲空气悬架多牛,过减速带像过平地似的;右边油车那边,我问销售为啥还用麦弗逊,他支支吾吾半天,就说 “稳定、耐用”。说实话,当时我就纳闷了,都 2025 年了,麦弗逊这老古董咋还没从油车上退休呢?
你别说,后来我特意找做汽修的朋友聊了聊,才知道这里面门道多了去了。先说说新能源车为啥能这么痛快地扔了麦弗逊。朋友给我指了指他修的新能源车底盘,那电池包平平整整地铺在下面,像块大滑板似的。他说现在新能源车都用这种滑板平台,电池放得低,车身重心也跟着低,就算不用麦弗逊,稳定性也比油车好不少。而且你发现没,新能源车自重都大,要是还用传统的金属弹簧,车重更下不来,电耗肯定高。现在国产空气悬架都挺便宜了,听说比国外的便宜一半还多,车企也愿意装,毕竟能当卖点。
我记得去年帮我爸看车,15 万左右的新能源车,居然有好几款都配了空气悬架。当时我还跟我爸说,这配置搁以前,不得三四十万的豪车才有?结果我爸撇撇嘴,说他那开了十年的油车,麦弗逊悬架也没见出啥毛病。现在想想,我爸这话还真说到点子上了,油车坚持用麦弗逊,不就是因为 “没毛病” 嘛。朋友跟我说,麦弗逊结构简单得很,就一根减震器加弹簧,成本比多连杆低不少。现在油车利润本来就薄,还得跟新能源车打价格战,能省一点是一点。
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油车不是不想换悬架,是真没法随便换。你想啊,油车的底盘都用了多少年了,发动机、变速箱的位置早就固定死了。要是换个复杂点的悬架,整个底盘都得重新设计,那成本可不是小数目。朋友给我举了个例子,说有个车企想给某款油车换多连杆悬架,光研发就花了大半年,最后算下来,每辆车成本得涨好几千,根本卖不动。反观新能源车,底盘是新设计的,想装啥悬架都方便,不用受老结构的拖累。
还有个事儿特有意思,我上周打车,司机师傅开的是辆燃油网约车,跑了快三十万公里了。我问他悬架有没有出过问题,他说就换过两次减震器,其他啥毛病没有。师傅还说,他们开网约车的,就喜欢麦弗逊这种耐造的悬架,坏了也好修,随便找个修理厂都能搞定,要是换了空气悬架,修一次得花不少钱,还耽误干活。你还别说,师傅这话挺实在的,对于普通家用油车来说,麦弗逊虽然没那么高级,但日常开着也够用了,犯不着花那冤枉钱换更贵的悬架。
不过话又说回来,油车也不是完全没动作。我前几天看新闻,说有些车企开始给油车装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这些配置,想靠智能化吸引消费者。但悬架这块,还是老样子,顶多换换减震器的调校。朋友跟我说,油车现在是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智能化是跟上了,但底盘这块的短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现在年轻人买车,都看重驾驶体验,坐过新能源车的空气悬架,再坐油车的麦弗逊,差别一下子就出来了。
你说这事儿怪不怪?明明麦弗逊悬架没啥技术含量,油车却偏偏离不开它;新能源车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还在不断升级悬架技术。我有时候会想,等哪天油车的利润上来了,会不会也开始普及多连杆、空气悬架?但朋友泼了我一盆冷水,说油车现在的日子不好过,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哪还有钱搞悬架升级。说不定再过几年,等新能源车的价格再降降,油车连用麦弗逊的机会都没了。
对了,我还想问问你们,你们觉得油车坚持用麦弗逊,是明智还是无奈?要是你们买车,会因为悬架类型,放弃油车选新能源车吗?评论区跟我聊聊呗,我还挺好奇大家的想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