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做家具清洁的追觅科技官宣成立汽车团队,第一句话就是“造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
在2025年才宣布跨行造车?确实算是新闻了,早在2020年前后诞生了很多造车新势力,但基本都在2023年到2024年这两年期间都出现了暴雷,其中不乏来自各行各业的。
做互联网的:
百度和吉利合作2021年成立极越汽车,2023年交付第一款车,于2024年年底传出因资金链问题业务停摆,也有供应商公开讨债,官方说法为“进入创业2.0阶段”。所幸最后吉利宣布承接极越售后。但本品都没有了,现存的车型保有量也不算多,还有供应商愿意生产备件吗?
房地产也来分一杯羹:
2019年成立的恒驰汽车,当初“皮带哥”声势浩大,2020年上海车展就发布了6款车,声称要做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集团,目标2025年产销达到100万台,总之什么都要“大”且“多”,听着就不靠谱,事实呢?2023年才下线了1700辆车,那2025年有成功产销100万台吗?明显是没有的,2025年初已经破产清算了。而恒大集团早已先一步暴雷......但所幸关于产销这块画的饼没有实现,所以遭到“祸害”的车主不多,更别说大部分车主都是不是一般人了......
做两轮电车的也有:
小牛电动车(没错就是两轮的电动自行车)创始人李一男早期成立自游家,本来计划在2022年交付第一款对标理想的增程\纯电SUV,自由家NV,但临近交付日期却全部退钱给大定用户,改为赠送车模和200元星巴克代金卷。外界推测或因其代工企业大乘汽车的债务危机和生产资质等问题影响,所以无法生产,此时若重新找代工车企少说也要推迟个一两年交付,但按照目前产品迭代速度,一年后交付也没有意义了,最后自游家也不了了之。
除了上述这些,最后“暴雷”的新势力还有很多,高合.威马.前途.爱驰.天际等等数不胜数。更别提一大堆车都没有却一个劲烧钱的所谓“车企”了,例如被央视点名烧光84亿,买零食用去5000万,还一台量产车都没有的拜腾。说了几年“下周回国”的法拉第未来。还有一堆仅仅算是“存活”状态的新势力。当然也有少数取得成功的,例如目前唯二开始盈利的理想和零跑,后来居上的网红小米汽车,逐年缩小亏损有望近期盈利的小鹏汽车,但是,这类成功案例在多如牛毛的新势力中,只占极少数。
总结来讲,近年诞生的新势力失败的比成功多,品牌一旦倒闭,受伤最大的往往是已购车主,汽车是仅次于房产的大宗商品,大部分工薪家庭一生之中也换不了几次车,如果买了一台“倒闭车”,售后无门,二手车残值大跌,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足以让一般家庭元气大伤个几年,我们人生又有多少年呢?看着近年的前车之鉴,不知道消费者对这些前途未卜的新势力还有信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