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成都国际车展上,地平线智驾科技畅行俱乐部以“每刻每程”为主题的城市快闪活动引发行业瞩目。活动现场,地平线正式宣布其征程®系列芯片量产出货突破1000万套,成为中国首款且规模最大的车载智能芯片产品。
同时,基于征程®6P打造的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全球首搭车型——星途ET5惊艳亮相,标志着国产智驾技术迈入全场景高阶应用新阶段。
一、千万量级突破:中国智驾芯片的“现象级”成长
量产加速度:自2020年实现中国车规级芯片量产零突破以来,地平线征程家族以年均增长率超300%的速度,快速覆盖低、中、高阶辅助驾驶全场景,成为业界唯一全细分市场规模量产的智驾科技公司。
市场覆盖率:据最新数据显示,地平线以32.4%的市占率稳居中国辅助驾驶计算方案榜首,相当于“每三台智能车就有一台搭载地平线方案”,合作车企超40家,赋能车型超400款,用户规模突破600万。
国际布局深化:除本土市场外,地平线已获得2家日本车企海外车型定点,并与大众汽车等9家合资品牌达成30款车型合作,加速全球化技术输出。
二、征程6P+HSD:定义下一代城区智驾标准
1. 硬核算力底座
征程6P作为当前国产最高算力计算方案(560TOPS),搭载地平线第三代BPU®纳什架构,支持从感知、预测到决策的端到端计算,为复杂城市场景下的交互博弈提供最优解。
2. 拟人化驾驶体验
HSD系统采用“一段式端到端+强化学习”技术路径,在星途ET5上实现了丝滑变道、无保护左转等场景的拟人化表现,用户实测反馈其“像老司机一样理解中国路况”。
三、行业共振:地平线如何成为“最大公约数”?
技术普惠:从比亚迪“天神之眼”到吉利“千里浩瀚”再到奇瑞猎鹰方案,地平线征程6系列已成为中国十大车企爆款车型的标配方案,推动高阶智驾功能价格下探至20万元级市场。
生态共赢:地平线通过开放BPU架构授权和工具链支持,吸引超100家算法合作伙伴,形成覆盖感知、规控、仿真的全栈开发生态。
结语
尽管地平线已建立先发优势,但面对英伟达等国际巨头的竞争,仍需在三个维度持续突破:
算力竞赛与能效平衡:下一代芯片需在保持能耗优势的前提下突破1000TOPS关卡
数据飞轮构建:如何通过合规机制激活用户车队的数据价值
标准制定话语权:参与自动驾驶ISO/SAE等国际标准制定
地平线的实践表明:中国智能驾驶产业的成功,必须依靠"硬科技突破+商业生态构建"的双轮驱动。其千万量级的里程碑,或许正是这场长跑的第一个关键补给站。
1000万量产只是地平线技术商业化的开端。随着征程6P在星途ET5等车型的密集落地,中国智驾产业正从“功能验证”迈向“体验优化”的新周期。地平线CEO余凯提出的“覆盖全球90%复杂场景”目标,或将加速这一进程的全球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