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标配到加价:真皮内饰正在消失,车企说这是为了环保你信吗?弃用真皮内饰,是环保还是减配?没有真皮的豪华车还是豪华车吗?
曾经,真皮内饰是高端车型的 “标配”,如今却正被越来越多车企边缘化 —— 有的直接取消,有的只给顶配版留名额,就连 BBA 这样的豪华品牌,也开始把真皮变成 “加价选项”。 这场 “去真皮化” 浪潮,到底是进步还是在毁掉消费者心中的“豪华”?
近日,外媒发文称:汽车制造商放弃真皮内饰,是否意味着豪华感的缺失?
最直观的变化来自 Jeep:2026 款 Cherokee( 吉普切诺基)比老款更大、配置更豪华,但有个关键升级没跟上 ——全系弃用真皮内饰,哪怕是顶配 Overland 版本(售价 44,595 美元,约合 32.4 万元人民币),座椅也换成了 “Capri 人造革”(俗称 “仿皮”)。
Jeep 给出的理由很明确:为了推进 “环保战略”。
但这并非个例,豪华品牌也在跟进:
2026款英菲尼迪 QX60 的大部分版本,座椅都换成了 “TailorFit 环保面料”——65% 的成分来自回收材料,想要真真皮?只能买顶配 Autograph 版,而且还是 “半苯胺真皮”(比全真皮工艺更简单);
路虎在揽胜和揽胜运动版上推出了 “Ultrafabrics 超纤面料”,Polestar 则直接给用户提供 “动物福利认证羊毛”“生物基 MicroTech” 等替代选项,把 “无真皮” 打造成了品牌的 “环保标签”。
宝马、奔驰的做法更 “精明”—— 基础版不给真皮,但留了 “加价升级” 的口子,只是这价格并不便宜:
2025款奔驰 GLE 起售价69.98万元,标配的是仿皮座椅,想要真皮座椅?只有奔驰GLE 450系列才能选装,得额外加19600元。
2025款宝马X5起售价61.5万元,同样标配仿皮座椅,在中国市场无法选装真皮材质,在国外市场,升级真皮需要多花 1,950 美元(约合 1.41 万元人民币)。
对于花几十万买车的消费者来说,“标配无真皮” 难免让人觉得 “掉档次”—— 毕竟在很多人心里,“真皮 = 豪华” 的认知已经根深蒂固了几十年。
车企的 “去真皮化” 有自己的理由:一方面,环保政策趋严,真皮生产过程中的养殖、鞣制环节污染较大,替代面料更符合全球减排趋势;另一方面,现在的人造革、超纤面料在触感、耐磨性上已经接近真皮,甚至有的还能做到 “透气不闷汗”,实用性并不差。
但消费者的顾虑也很现实,真皮的细腻触感、随使用时间形成的 “包浆”,是人造面料无法替代的,尤其是豪华车用户,更在意这种 “专属质感”。
很多人觉得 “花了豪华车的钱,却没拿到豪华车的标配”,尤其是 BBA 的 “加价真皮”,更像 “变相减配”。
虽然厂商宣称替代面料耐用,但不少老车主担心 “人造革用 3-5 年后会开裂、掉皮”,而真皮座椅只要保养得当,用 10 年以上都没问题。
相比之下,一些国产品牌车型反而标配真皮,比如问界M8、M9,全系标配真皮座椅,材质是
Nappa真皮;问界M7的座椅材质是真皮+仿皮。还有阿维塔12,售价26.99-70.00万元,也是全系真皮座椅;方程豹豹8也标配真皮座椅。
随着汽车制造商逐渐淘汰真皮,一个问题仍然存在:真正的豪华车是否还应该配备真皮?如果一辆新车没有真皮内饰,这真的很重要吗?对于一些人来说,真皮的触感和外观是无法替代的;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环保优势和创新材料更为重要。
你对此有何看法?你会怀念真皮内饰吗,还是已经准备好接受豪华车的新标准了?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