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9月1日,新版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正式实施。新国标还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这一要求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何要增加“北斗定位”?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食品消费品标准处副处长 刁永辉:采集车辆经纬度、速度、定位时间等信息,对电池的电压温度,以及车辆的位置、速度等异常信息进行动态安全监测,提醒使用者和企业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活动用车,必须加装北斗模块,一般家庭用车可选装北斗模块。
根据新国标,电动自行车还必须加装通信模块,将车辆的动态信息上传至企业或管理平台,一旦检测到安全隐患,平台将立即提醒用户和企业。
国家轻型电动车质检中心检验员 倪俊:车上的中控,里面包含了北斗和通信模块,它将采集电动自行车上面的电池、电压、电流信息,包括车速和定位信息,然后通过4G通信模块发送至企业平台,供企业和用户查看。
此外,新国标还要求加装的通信模块必须符合国家信息安全标准,确保数据传输途径的安全性,并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9月1日之后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国标要求,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才能出厂。
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为避免社会资源浪费,之前按照旧标准生产的车辆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2025年12月1日之后,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均必须符合新标准规定。建议在此期间消费者还是尽量选择安全性更为可靠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王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