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不上中国,现在主动跑来建厂,这家百年英企态度为何逆转?
大家好啊 我是老陈。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 说英国那家劳斯莱斯要在中国建发动机工厂了!看到这消息 老陈真是五味杂陈 想当年这些英国佬可是眼睛长在头顶上 现在怎么样?主动跑来求合作了!
说起劳斯莱斯 这可不是那个造豪车的 而是那个专门造航空发动机的老牌英企。这家公司有多牛?成立于1906年 比咱们新中国成立还早40多年呢 一直垄断着全球高端航空发动机市场 波音空客的飞机上 很多都装着他们家的"心脏"。
当年的傲慢 现在想想都憋屈
想当年啊 中国想买他们的发动机技术 那叫一个难!老陈记得很清楚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 我们想引进他们的RB211发动机技术 结果人家直接拒绝 还说什么"中国没有这个技术基础" "给你们图纸也造不出来"。
更过分的是 即使是普通的民用发动机 他们也要各种限制 什么技术转让不能超过30% 核心部件必须从英国进口 甚至连维修保养都要他们的人来做 这不就是把我们当成组装厂吗?那时候的英国人真是嘴脸难看 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最让人憋屈的是 90年代的时候 中国民航想买他们的发动机 价格贵得离谱不说 还要等上好几年 而且售后服务态度那叫一个傲慢!有一次一台发动机出了问题 他们的技术人员过来看了一眼 就说"你们操作不当" 然后开出了天价维修费 那时候真是有苦说不出啊。
中国人是什么脾气?
中国人是什么脾气?你越不卖给我 我越要自己造!从那时候开始 中国就下定决心要搞自己的航空发动机。说真的 这条路走得真不容易 航空发动机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技术难度可想而知。
从90年代开始 中国航发集团的工程师们就开始了漫长的攻关路。那时候没有现成的技术可以借鉴 全靠自己摸索 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试 一个参数一个参数地调 多少个日日夜夜 实验室的灯都不熄的。
我记得有个老工程师跟我说过 那时候为了搞清楚发动机叶片的制造工艺 他们整整研究了5年 试验了上千种配方 失败了无数次 但就是不放弃 因为大家心里都憋着一口气:外国人能做到的 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
现在轮到他们着急了
时间快进到2020年以后 情况完全变了!中国的CJ-1000A发动机成功首飞 长江1000A正式量产 技术水平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更关键的是 中国还掌握了全套的产业链 从设计到制造到测试 样样都不缺。
结果呢?劳斯莱斯坐不住了!这几年中国民航市场爆发式增长 每年新增飞机订单超过200架 这么大的蛋糕 谁不眼红?而且现在中国有了自己的发动机 他们再想垄断市场 那是不可能的了。
最有意思的是 去年劳斯莱斯的CEO亲自跑到中国来 态度那叫一个谦恭 说什么"非常愿意与中国企业深度合作" "希望能在中国建立本土化生产基地" 这态度跟当年比 简直是180度大转弯!
今天你爱答不理 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现在的劳斯莱斯为什么这么急着来中国建厂?说白了就是怕被中国企业彻底超越!现在中国的航发技术已经追上来了 成本还比他们低30%以上 如果他们再不行动 估计过几年连汤都喝不着了。
而且现在中国市场的话语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是我们求着他们卖 现在是他们求着我们买 这种感觉 真的很爽!当年那些看不起中国的英国佬 现在不得不承认 中国制造已经不是当年的中国制造了。
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 中国不仅在技术上追了上来 在市场应用上还有创新 比如我们的发动机在高原飞行、极地飞行方面都有独特优势 这些都是他们之前没有考虑到的。
老陈觉得 劳斯莱斯这次来中国建厂 其实是个双赢的局面。对中国来说 可以学习到更多先进技术 对他们来说 也能分享中国市场的红利。但是 游戏规则已经变了 现在是我们说了算!
从当年的看不起 到现在的主动求合作 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实力才是硬道理!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 那些曾经看不起你的人 自然会改变态度。今天的话题就分享到这里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