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圈很喜欢说“长期主义”,仿佛说了这个话题的人,已经在践行它的真意。
但长期主义真不是什么人都能坚持的,因为长期只花钱没回报。所以不能光看这些人怎么说,更要看他怎么做。
蔚来的李斌最近风评发生了大幅戏剧性反转。从以前“20xx年最惨CEO”,“因为一个人讨厌一个车”,忽然间就变成了“斌神”,“斌爸”。L90和ES8两款好产品,加上两个恰当的定价,一下子就扭转了舆论风向,这在国内汽车史上也极为罕见。
在堪称“经典营销事件”的背后,其实是蔚来汽车长达十年的隐忍和低调,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因果,蔚来长期投入巨资研发、投入巨资培养人才,所以一直有个“亏损1000亿,不知花到哪儿去了”的传说。但是在最近几年的蔚来科技日上,陆续推出了5nm芯片,汽车操作系统,主动液压悬架、域控和中央计算单元这些新能源车领域扎扎实实的领先核心技术。但有些人就只是一味地提1000亿亏损,说“不赚钱,快倒闭了”。
这些人无论是故意的、还是真不懂,都说明它们对长期主义毫无认知。大家在车展的蔚来展台上,可能看到过大学生手搓出来的类似小型F1的“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其实那就是让蔚来风评反转的核心机密:在蔚来已经连续冠名赞助了10年的“蔚来杯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背后,是全国数以万计的最优秀汽车人才投奔到蔚来的事实,他们已经成为蔚来技术创新的源头。但这些外人是看不到的,蔚来也很少对外说。
但,这就是长期主义。
每年投入大几百万元赞助,却换不来销量,完不成眼前的kpi,而是为十年、二十年后的长远发展做铺垫。换作其他车企,这种成本会去花吗?难。
蔚来赞助的这个赛事我在去年10月20日的周评里详细介绍过,主办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还有一个和大学生方程式并行举办的赛事,叫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同样是立足长期主义,为整个产业界培养人才的公益活动。
这两个赛事的区别是,大学生方程式面向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学生,主要培养前沿的研发人才。但汽车产业链很长,研发出来的新车,智能化和电动化水平很高,也需要有同样能够理解这些技术,并且有能力动手维修的人才来日常进行维修养护服务才行。
巴哈大赛就是面向本科、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他们懂理论、有动手能力的赛事。每个巴哈车队每年都会自己从零开始造出一辆单人越野车型,并在这个过程中验证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帮助车企培养和选拔出最优秀的那拨人才。
比如上周在湖州南浔举办的2025巴哈大赛上,除了赛事本身之外,还有一个依附于赛事的主播大赛。由于汽车的普及,很多车企都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开始直播,但主播如果只会念配置和价格套餐,对车企和车主来说都不能满意,所以汽车行业也需要董宇辉那样有文化、懂专业、言之有物的全能型主播人才,才能把产品优势展示充分,用企业文化、汽车文化感染消费者,这对整个行业都是有迫切需求的,毕竟我已经看到过保时捷、奔驰、宝马的经销商都在直播带货了。
由于市场逐步细分,巴哈大赛除了基础的汽油巴哈外,还陆续开辟了电动巴哈、智能巴哈和氢能巴哈几个分项赛事,在同一个大平台的相同赛制下激烈角逐。
千万别看不起这些金属棍儿焊接起来的架子车,它们的研发过程和整车企业没什么区别,只是因为公益的缘故,才没在外观上投入太逗成本。从学校和赛事的角度看,只要它们能让同学们掌握技能,提升理论和实践能力,学到本事,就达到目的了。
在同一个车队里,同学们的主攻专业是不同的,有负责动力系统、底盘和转向的汽车或机械专业的学生,有负责电控、电驱的电子电气或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也有负责自动驾驶或人工智能的偏重软件的学生,以及车手、营销、管理等等分管车队日常运营的各个领域人才,充分覆盖整个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大家分工明确,仿效车企的运作方式,共同设计、制造出一辆完整的越野赛车。
最终,经过一年时间高强度的设计、制造、调校,遇到不懂的就立刻自学,研发出来的赛车要通过一场共同的赛事来体现成果。延迟满足的赛制也考验了同学们的意志和自我控制力,让同学们憋足了劲儿,期待这场体现团队合作的成果检验。
由于巴哈赛已经开展了10年,也就意味着至少有9届赛事毕业生陆续成才,进入各个企业里发挥能力。有车企的研究院负责人曾经提供过一组数字:参加过赛事的学生,进入车企后,比没有参加过的学生,可以早5年进入研发状态。这5年,其实就是在车队里高强度浓缩地完成了,培养出了符合需要的研发思路、团队合作精神和专业化的深度。
所以车企们现在也都行动了起来,像东风,比亚迪,212,奇瑞,宗申等企业,都在本次赛事上开启了挖人行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内卷和低价内耗带不来长久的基业,当前一些车企的短视和浮夸绝对不是汽车行业的常态,只有深度的人才培养、持续释放创造力才是中国车企走向王者之道,这是骨子里的长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