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产车主导的电车在国内汽车市场占据超过半数市场份额,国产车也开始用上手机的套路,那就是卖得越来越贵,相比之下如今外资车反而持续大幅降价,外资车反而变得比国产车更实惠了。
国产车卖得贵,在于电动汽车改变了汽车的技术体系,电动汽车主要由三电系统构成,而三电系统当中最重要的电池大多由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提供,尤其是前两大动力电池企业,它们为车企准备了完善的电池解决方案,有趣的是一些车企动辄将电池企业的技术换个名字就说是自研技术。
三电系统的电机同样是高度标准化的产品,车企具有更多自研技术的应该是电控系统;外资车企丰田在今年初推出了一款除车壳是自研之外,其他智驾、三电系统都由国产汽车供应链提供,可以说电动汽车三大件基本都可以由供应链解决,这是电车为何可以迅速组装生产并快速迭代的原因。
当然国产电车还有个智驾技术,但是今年以来因为一单事故的影响,随后应急管理部、工信部都揭开了国内智驾的遮羞布,指出国内智驾大多都是L2级别,属于辅助驾驶技术,如此一来国产电车相比起外资燃油车其实独特的优势并不多。
如此情况下,国产电车却开始不断涨价,高端车型的售价已超过传统豪华车品牌B B A了,尤其是7月份以来随着国产车企暂缓价格战之后,中低端电车的价格也开始回升,而外资燃油车却依然保持在低价,可以说如果不是外资车提供实惠的车型,消费者就只能掏更多钱买国产电车了。
这样的情形早已在手机行业发生,当年国产手机曾将手机价格打至300元以下,他们也高举为国内消费者提供实惠手机的旗帜,借此争取消费者的支持,在国内消费者的支持下,国产手机迅速击败外资手机,三星已快被挤出中国市场了,外资手机中仅剩下苹果在中国市场占有不小的份额。
国产手机占据近乎垄断的优势之后,价格猛涨,再不谈为国人提供实惠手机了,而开始大谈他们的研发成本上涨、技术创新什么的,价格迅猛上涨,最高价已接近2万元,让人恍惚回到了大哥大时代,而高端手机普遍也已超过4000元,高配高端手机甚至已达到6999元,比苹果5499元起的iPhone还要贵了,以至于消费者感慨如果不是有苹果在,国产手机涨价只会更猛烈。
在国产手机不断涨价之时,他们却在手机方面不断偷工减料,中低端手机最先开始如此做,将2018年的骁龙660、2022年的天机810等等芯片稍微升级改名重新上市,而手机价格却异常昂贵,高端手机今年以来也被发现屏幕质素下降、双喇叭改单喇叭、用低价的Z轴马达乃至低廉的转子马达等等。
这一切如今开始在汽车行业复制,价格猛涨,而一些配置却很难让人满意,所谓的创新不过是眼花缭乱的名字创新,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而外资车企由于一贯坚持的理念反而在可靠性、安全性方面做得更好,而价格更实惠。
这些国产手机、国产车企如此肆意妄为恐怕很难长久,毕竟中国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仍然有大量外资品牌存在,在手机行业消费者已逐渐抛弃中低端国产手机,转向选购二手iPhone,毕竟iPhone可以用9年都不卡顿,iPhone7到如今就仍然有消费者使用。
国产电车虽然有诸多好处,却也被诟病使用5-6年电池就衰退严重,而技术成熟的外资油车用上10年以上依然可靠,定期进行保养就能正常使用,国产品牌这是将国内消费者当什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