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深度交织的当下,中国汽车品牌正凭借技术创新与战略定力,逐步重塑全球市场格局。
近日,东风风行星海V9越享系列正式上市,以其卓越的性能和亲民的价格,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在此背景下,东风柳汽掌门人林长波接受了新华网的专访,深入阐述了企业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展现了民族车企在“双循环”格局中的责任与担当。
一、乘用车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市场布局
技术突破引领价值重构:林长波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而汽车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领域,是践行这一理念的核心阵地。
东风柳汽在乘用车领域的突破尤为显著,星海V9越享系列的上市便是最佳例证。
该系列车型以国补央补后最低14.99万元的价格,将原本属于40万级豪华车型的体验带入20万元内市场,实现了“新能源MPV豪华平权”。
星海V9越享系列搭载的马赫双擎混动系统,热效率高达45.18%,配合200km纯电续航与1300km综合续航能力,精准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
林长波强调,这种“燃油车价格、新能源体验”的价值重构,正是新质生产力惠及民生的生动体现。通过技术创新,东风柳汽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门槛,更提升了使用体验,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智能化与安全性的双重保障:在智能化方面,东风柳汽积极与大疆、腾讯等科技企业合作,并正在与华为洽谈相关项目,旨在将最新的智能化技术快速应用到东风风行品牌上,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
林长波特别指出,虽然智能化技术日新月异,但东风柳汽始终将人的安全性与车的安全性放在首位,智能技术只是辅助,不能取代人的判断和操作。
以星海V9越享版为例,该车型在智能化配置上毫不逊色,导入了智能网联与辅助驾驶技术,如终身免费在线导航、智慧语音控制等功能。
同时,在被动安全方面,东风柳汽同样下足了功夫,从
整车NVH优化到全车低VOC标准,从高强钢超70%的应用比例到铠甲电池3.0技术,每一项设计都以保障人、车、外部环境的相互安全为核心。多产品矩阵满足多元化需求:星海序列的推出,标志着东风柳汽在乘用车领域的产品矩阵日益完善。
林长波表示,企业将以星海V9为基础,持续拓展产品版图,推出4.6-4.9米的中型MPV、小型MPV,最终形成三款家用MPV,并配合全新SUV等车型,覆盖不同家庭用户的需求。
这种多元化的产品布局,不仅展现了东风柳汽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更体现了其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二、全球化战略:从“走出去”到“走上去”
海外市场的深刻洞察与系统布局:面对国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东风柳汽以“双循环”思维开拓发展新空间。
林长波表示,未来3-5年,东风柳汽的目标是在海外再造一个东风柳汽。
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企业对全球市场的深刻洞察与系统布局。
目前,东风柳汽的产品已进入80个国家,拥有近200家经销商及4座KD工厂。
2025年上半年,企业商用车销量逆势增长9%(此句虽涉及商用车,但为保持原文完整性暂保留,实际处理时可考虑删除或调整表述),中重卡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乘用车领域则以星海、菱智系列构建多元矩阵,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林长波介绍,企业的“乘风双擎2030计划”正分阶段推进:第一阶段“走出去”已初见成效,海外销量占比达国内销量的50%;第二阶段“走进去”正在深化,通过本地化生产带动就业与工业升级;第三阶段“走上去”则聚焦品牌建设,让“中国造”成为全球市场的品质标杆。
因地制宜,满足不同市场需求:面对不同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东风柳汽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
在东南亚市场,针对热带气候优化车辆散热系统;在欧洲市场,着重提升智能网联与环保性能。
林长波透露,到2030年,企业将建成10座海外智造基地,实现海外年销30万辆的目标。这不仅展现了东风柳汽对全球市场的雄心壮志,更体现了其以用户为中心、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发展理念。
通过此次新华网的专访,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东风柳汽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行动。从乘用车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市场布局,到全球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东风柳汽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民族车企的责任与担当。未来,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涌现和市场布局的持续优化,东风柳汽必将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