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比亚迪(002594.SZ)披露2025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首次在同期收入规模上超越特斯拉;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盈利水平保持稳健增长。
核心业务中,汽车及相关产品收入达3025.06亿元,同比增长32.49%,占总营收比重升至81.48%,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核心支柱;海外市场收入突破1353.58亿元,研发投入更是达308.80 亿元。
现金储备达1561亿元,半年收入首超特斯拉
从财务结构看,比亚迪上半年整体经营质量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尽管面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激烈的价格竞争,公司毛利率仍稳定在18.01%,净利率5.54%,显著高于多数同行。
盈利质量层面,比亚迪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318亿元,现金储备更是攀升至1561亿元。但资本支出同比激增42%至370亿元,主要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及AI数据中心建设。负债率稳定在70.71%,其中95%为无息负债,财务结构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首次超越特斯拉半年收入。数据显示,特斯拉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9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68亿美元,同比下滑11%。归母净利润方面,比亚迪归母净利润为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而特斯拉同期净利润跌去30%,归母净利润为23.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7亿元。
销量方面,1至7月,比亚迪全球汽车销量达249万辆,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规模效应下,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凸显,在锂、钴等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背景下,仍实现盈利稳定增长。
不过,财报背后的潜在隐忧同样值得关注。市场人士表示,当前国内价格战压力未减,尽管公司通过高端品牌提升溢价,但主流车型仍需参与价格竞争,长期或对毛利率形成挤压。
研发投入高达308.8亿元,蝉联A股“研发之王”
比亚迪上半年研发投入再创新高,达308.8亿元,比同期净利润高一倍,同比增长 53.05%,蝉联A股“研发之王”。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超2100亿元。
从研发成果看,比亚迪在智能驾驶、三电系统、整车架构等核心领域的技术转化效率显著,成为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支撑。
具体来看,在备受关注的智能驾驶方面, “天神之眼” 驾驶辅助系统实现了多场景高阶功能落地,推动比亚迪高阶智驾系统搭载率接近60%,大幅缩小与头部智能驾驶企业的差距;超级E平台的千伏高压架构与兆瓦闪充技术,将充电效率提升至新高度。此外,易三方动力架构、云辇-P智能悬架系统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驾乘体验与差异化优势。
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还推动品牌高端化进程加速。1至7月,方程豹、腾势、仰望三大高端品牌总销量达16万辆,同比增长75%,占总销量比重提升至6.5%。
更重要的是,从刀片电池到IGBT芯片,从智能座舱到整车控制,比亚迪通过全产业链自研模式,实现技术红利的最大化,在行业价格战中依然能保持盈利优势,并为全球市场竞争提供了技术底气。
海外收入占比达36.5%,高溢价成盈利亮点
比亚迪上半年海外市场表现堪称 “增长引擎”,实现营业收入1353.58亿元,同比增长50.5%,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攀升至36.5%,成为仅次于国内市场的第二增长极,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海外销量方面,1至7月,比亚迪海外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达55万辆,同比增长130%,这一数字已超过2024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按照当前增速,全年海外销量有望冲击百万辆大关,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比亚迪目前已布局超112个国家和地区,区域市场呈现 “多点开花” 态势。在意大利、土耳其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登顶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在传统日系车主导的泰国市场,比亚迪罗勇工厂投产后,在一季度车展中斩获超万辆订单。巴西市场增速更为迅猛,上半年销量突破2万辆,较去年全年增长超50%,成功跻身当地主流汽车品牌阵营。
高溢价成为比亚迪海外业务的盈利亮点。数据显示,比亚迪车型在德国、巴西等市场的售价达到国内市场的2-3倍,接近豪华品牌定价水平。有分析认为,这主要源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刀片电池等核心技术成为海外市场的差异化卖点,支撑起产品溢价。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