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现代、车身宽大、行驶安静……近两年,崭新的清洁能源公交车成了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以前夏天只坐地铁,因为地铁里很凉快。但自从乘坐了新的公交车,我才发现地面交通也很舒适。车里有空调,空间也很宽敞。”塔什干居民拉贾波夫(Rajabov)说。
自2023年以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对外经济活动银行开展转贷款合作,分两期支持乌兹别克斯坦采购中国生产的清洁能源公交车,有力支持了当地公共交通系统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方便了居民出行,也带动了城市环境改善。
“新公交车配备了无障碍设施,方便身体有残疾的乘客上下车。同时,这些车都有空调,这对于我们这样大陆性气候的国家来说非常有必要。夏天塔什干的气温能超过40度。”塔什干一家公交车运营企业的负责人阿齐佐夫(Azizov)表示。
目前,国开行与乌外经银行共同支持的公交车采购项目一期1000辆已全部交付,有力支持了加密塔什干公交线路班次、替换老旧车辆和开通新线路,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好的出行体验。在此基础上,双方合力推动项目二期实施,已支持乌七大重点城市采购中国生产的天然气公交车近400辆。
辽阔的亚欧大陆上,上海合作组织各国交往历史悠长,发展任务相似,命运紧密相连。以人民为中心深化合作,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各国一致共识。多年来,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国开行以金融合作为纽带,积极发挥中长期融资优势,通过项目融资、联合融资、转贷款等多种方式,助力深化上合组织区域基础设施、能源、中小企业、农业等领域务实合作,支持了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为建设上合组织共同家园贡献了积极力量。
扩大金融合作“朋友圈”
参加2024年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研讨会的成员行代表实地调研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
哈萨克斯坦有句谚语,“有团结的地方,定有幸福相随。”吉尔吉斯斯坦百姓常说,“生存的力量在于团结。”中国也有句老话“人心齐,泰山移”。
团结协作是上海合作组织一路走来的成功经验,不断深化区域金融合作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2005年10月26日,在欧亚十国领导人见证下,一个新型国际金融区域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在莫斯科成立,国开行当选为首任轮值主席行。首批成员行还包括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金融机构。
“自2005年以来,国开行5次担任上合组织银联体轮值主席行,在推动政策沟通、规划合作、项目合作、能力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国开行国际合作一部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介绍,为推动深化各成员行间政策沟通,国开行依托上合组织银联体理事会、协调员会等机制,推动各方定期就合作政策和举措、深化区域金融合作、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上合组织各国发展战略对接等重要议题开展沟通对接,达成诸多共识。
为强化对务实合作的资金保障,国开行设立两期共6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上合组织银联体专项贷款,与成员行、伙伴行共同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产业合作、中小企业和社会民生等领域项目实施。
开展交流培训,加强能力建设,也是国开行在上合组织银联体框架下重点推动的工作之一。2006年以来,国开行共面向上合组织国家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重点合作企业等举办各类交流研讨活动95期,内容涵盖金融财税政策、基础设施融资、合作园区建设、风险防控、本币合作等,有效促进了各方分享发展经验,凝聚合作共识。
在持续深化合作的过程中,上合组织银联体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有印度基础设施金融公司、哈萨克斯坦开发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吉尔吉斯斯坦Eldik银行、巴基斯坦哈比银行、俄罗斯联邦外经银行国家开发集团公司、塔吉克斯坦国家储蓄银行、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对外经济活动银行、白俄罗斯储蓄银行等9家成员行,以及蒙古开发银行1家伙伴行。
站在上合组织银联体成立20年的新起点上,进一步深化合作成为各方共同意愿。今年6月,在上合组织银联体理事会第21次会议上,各成员行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成员行关于上合组织银联体二十周年的联合声明》。
大家一致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低碳发展、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人文交流,增进互信共识,为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上合组织家园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助中小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国家开发银行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对外经济活动银行合作支持的公交车采购项目
埃尔普拉斯有限公司(El Plast LLC)是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州一家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管材管件的中小企业。在获得国开行通过吉尔吉斯斯坦Eldik银行转贷的资金后,这家企业从中国进口了现代化生产设备。
吉尔吉斯斯坦Eldik银行奥什分行行长扎雷尔别科夫(Zarylbekov)表示,Eldik银行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支持工业企业发展,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和税收,并促进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我们与国开行的合作,为带动经济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
多年来,国开行坚持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依托上合组织银联体机制,与成员行开展多期农业和中小企业领域转贷款合作,有力推动合作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乌兹别克斯坦手工业、农业、商贸发达,中小企业众多,是当地解决就业、促进经济多样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多年来,国开行与乌外经银行开展了10笔转贷款合作,支持了当地新能源、科技、纺织、建材、农业、医药及服务业等领域500多家中小企业,助力它们引进设备和技术服务等,并创造了约3万个新增就业岗位。这些转贷款项目中,超过90%的金额小于1000万美元。
塔吉克斯坦是最早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之一。截至今年7月末,国开行已累计向塔国家储蓄银行发放转贷款4790万美元和1131.4万元人民币,重点支持了农牧及副业、建材、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等行业中小企业和私人业主生产经营。
在杜尚别市周边开设制砖厂的小企业主诺尔别科夫(Norbekov)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他白手起家创立制砖厂,多年来为杜尚别市的建筑公司提供优质建筑材料,积累了良好的声誉口碑。近年来,随着当地建筑业发展,市场对于高品质砖块的需求不断增加。但苦于此前难以筹措到足够资金扩大生产规模,诺尔别科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订单被别人拿走。
今年7月,诺尔别科夫得到了国开行通过塔储蓄银行转贷的100万美元贷款。他高兴地说:“这笔资金真是及时的帮助。现在我终于可以购买新的设备、扩建厂房,还可以再多雇几个员工。我有信心抓住新的机遇!”
为国际产业合作添加“催化剂”
国家开发银行支持的哈萨克斯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聚丙烯项目
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十月广场上,有一个青铜制的“零公里”标志。当地人常自豪地说,明斯克是欧洲的地理中心,可以辐射到东欧和中亚。
从十月广场向东开车40分钟,就来到中白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项目——中白工业园。在园区中心位置,一抹来自中国的“极光绿”已被当地人所熟知,这便是中联重科白俄罗斯生产基地。
走进这个于2021年建成的生产基地,展示坪上整齐停放着一辆辆刚下线的工程起重机械,“极光绿”色涂装格外醒目。在生产基地的装配车间里,机械臂交替作业,无人驾驶运输车来回穿梭,各项生产数据在电脑屏幕上一目了然。
“白俄罗斯地理位置优越,中联重科早在2015年就开始布局在白俄罗斯发展。”中联重科白俄罗斯子公司总经理袁勋介绍,十年来,中联重科扎根当地,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多项重要业务进展。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与共建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推进,为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业合作,正是国开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着力点之一。2018年以来,国开行湖南分行向中联重科白俄罗斯生产基地项目发放2450万美元中长期贷款,支持基地顺利建成。
袁勋介绍,近年来,中联重科生产的起重机已经运用到白俄罗斯国际标准游泳馆、白俄罗斯国家体育馆等多个大型工程建设中,得到客户广泛好评和认可。白俄罗斯生产基地为当地创造了约500个就业岗位,本地化生产的25吨、60吨起重机行销周边多个国家。
“国开行的资金为我们扎根白俄罗斯提供了坚实保障。下一步,我们将以本地化制造中心为依托,进一步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深化国际产业合作,用‘地球村’思维和‘本地化’理念推动业务加速发展。”袁勋表示。
在金融助力下,还有更多“中国制造”优质产品走进上合组织国家,为各国推动现代化贡献力量。哈萨克斯坦是连接欧亚大陆经贸往来的重要枢纽,也是中欧班列重要节点国家。近年来,哈铁路货运量显著增长,现有机车设备已无法满足需求。为此,哈萨克斯坦积极推进铁路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并有序开展铁路机车更新换代。
2025年2月,国开行与中国金融同业组建贷款银团,与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公司签订协议,为其从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采购200台机车提供35.6亿元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支持。这批机车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和当地环境特点进行了优化设计,具有动力强、抗风沙、耐高寒等优势,经济性和排放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推动项目落地,国开行与相关方通力合作,创新融资模式,充分利用跨境人民币融资的利率优势和汇率风险管理功能,为哈方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融资方案。近期,国开行实现向该项目发放首笔1.8亿元人民币贷款。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国开行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与各方一道,不断发挥上合组织银联体平台作用,强化团结协作,拓展更广阔合作领域,着力探索服务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模式,加强金融创新,深化沟通交流,为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繁荣和增进民生福祉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