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二手车时,最怕遇到“事故车伪装成精品车”的陷阱。许多卖家声称“车辆无事故”,但普通买家很难通过肉眼判断车架是否修复、气囊是否更换。接下来,小编分享4种方法查询车辆事故记录,助你避开事故车陷阱!
一、4种高效查询方法:让事故记录“无所遁形”
方法1:保险公司查询
找到车辆所投保的保险公司官网,进入官网后,在首页一般能看到“客户服务”“车险服务” 等类似板块,点击进入。
在该板块中找到“出险记录查询”入口,部分保险公司可能表述略有不同,如 “理赔记录查询” 等。
按照系统提示,输入车牌号、车架号(VIN 码,一般为17位,可在行驶证或车辆前挡风玻璃左下角找到)、投保人姓名及身份证号等信息进行验证。准确无误输入后,即可查询到车辆在该保险公司的出险记录,包含事故时间、地点、损失情况、理赔金额等详细信息。
方法2:手机查询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第三方车况查询平台应运而生。这些平台通常提供便捷的在线查询服务,如下图找到,品 车 教 官 ,查询的入口。车主上传行驶证照片或输入车架号,即可快速获取车辆的详细出险记录报告。
报告内容通常包括事故时间、车辆受损部位、已结案事故、理赔金额、维修情况等关键信息。这些平台操作简单快捷,无需逐一访问各家保险公司的官方网站,是许多车主了解车辆事故出险记录的便捷工具。
方法3:交管部门咨询
车主需携带车辆行驶证、本人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前往当地车管所或交通管理部门业务窗口。
向窗口工作人员说明想要查询车辆事故出险记录的需求,并提交携带的证件。工作人员会通过内部交通管理系统进行查询。
车管所查询到的记录主要是涉及交警处理的事故,一些轻微事故未报警处理,可能无法在此处查询到。
方法4:4S店、维修厂查询
携带相关资料,前往该品牌任意一家4S店,申请查询该车的维修和保养历史。直接向售后工作人员说明意图,要求打印完整的“车辆维修保养历史清单”。这份清单会详细记录每一次进店的时间、里程、维修项目、更换的配件(甚至有配件编号)和费用。
二 、如何线下验车,检查车辆外观?
1、整体观感
围着车走一圈,远观车身线条是否流畅、平直。注意看车身各部件(如车门、引擎盖、后备箱盖)与车身的缝隙是否均匀一致。缝隙不均、大小不一,是拆卸或更换覆盖件的典型特征。
2、漆面检查
在不同角度和光线下观察车身漆面,看颜色是否有色差,漆面是否平整,有无橘皮纹(像橘子皮一样的凹凸不平)或流漆痕迹,这些都是后期喷漆的迹象。
触感: 用手轻轻滑过漆面,感受是否光滑。原厂漆通常非常细腻顺滑,而后期喷漆可能会有细微的颗粒感。
漆膜仪测量
如果有漆膜仪,测量车身每个面板(车门、翼子板、引擎盖等)的漆面厚度。一般原厂漆在80-150微米之间。如果某个部位数值远高于其他部位,说明做过钣金(刮腻子);如果数值远低于正常值,甚至为零,则可能是更换了新的覆盖件。
3、检查骨架结构件(重中之重!)
ABC柱
打开车门,观察A、B、C柱内侧的封胶是否为原厂状态(平整、均匀),有无焊接、切割或褶皱的痕迹。这是判断车辆是否为事故车的关键。
后备箱
掀开后备箱盖板,检查备胎坑、后围板是否有锈蚀、修复或变形的痕迹。观察后备箱两侧的翼子板内缘,封胶是否自然。
发动机舱: 检查前方两侧的纵梁(大梁),这是车辆最核心的结构件。看它是否笔直,有无褶皱、焊接或修复痕迹。任何一点异常都意味着这辆车可能经历过严重撞击。
4、玻璃和轮胎
玻璃: 检查全车玻璃的生产日期(通常在玻璃右下角,由数字和黑点组成)。数字代表年份,黑点代表月份。如果所有玻璃日期都晚于车辆出厂日期,说明全部更换过;如果只有一块晚于出厂日期,说明该位置曾破损。所有玻璃日期应早于或等于车辆出厂日期。
轮胎: 查看轮胎的生产日期(轮胎侧壁的“DOT”后四位,如“3523”代表23年第35周生产)。检查四条轮胎的品牌、型号是否一致,磨损程度是否均匀。如果磨损不均,可能意味着车辆存在四轮定位问题或悬挂系统损伤。
“车辆出过事故查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查询途径。通过上述方法,你可以清晰查看到车辆历史记录,维修过哪里,做到心中有数,助你在二手车选择过程中做出正确决策。
*以上部分图片来源 :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