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卷狂飙的今天,MINI、Smart这些品牌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深挖其原因,无外乎是这些特立独行的品牌,在行业内根本就没有竞争者。就像花十几二十万买宝马MINI的用户,根本不会多看一眼几万块钱的“祖国版MINI”一样。
说到底,特色品牌、特色车,仍然可以在同质化的市场中杀出一片天地。那么,中国有没有像MINI、Smart这样的品牌呢?在新能源行业,来自奇瑞汽车的新能源生力军iCAR,就以“只做特色车”的差异化路线杀出重围。
在2025年成都车展上,iCAR这个专注特色精品车的新能源品牌带来了基于V23S打造的V23赛博版新车。这款炸眼的纯电小钢炮,也是iCAR品牌差异化护城河的具象化体现。
差异化竞争,真的不是一句空话
1990年代到2010年代,为何被车迷称为汽车行业的黄金二十年?原因很简单,那个时代的汽车还没有被中大型SUV或大溜背C级轿车们统治。
从MINI到高尔夫、从Smart到吉姆尼……几乎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许多好玩有特色的产品。我们对那个黄金时代的怀念,其实也是对汽车市场多元化的向往。iCAR品牌所做的,就是用一己之力,在同质化的新能源时代带来更多彩色元素。
当其他新势力品牌都在用大车教你好好做奶爸的时候,iCAR能让你“再少年”。
就拿iCAR现阶段的主打产品——V23来说,这款车没有一味地追求大尺寸,而是以年轻化的玩乐需求作为主导,以潮流方盒子为基、以扎实的性能为轴,将实用性与可玩性双双拉满。
从实际的用车和玩车场景来说,V23具有实打实的多面属性。这款车在方盒子构型的基础上,全车拥有29处扩展接口,车顶预留静态承重200kg的行李架接口,车内仪表台上方、车顶、C柱盲窗内侧预留大量标准件螺口,前格栅、轮眉、车身覆盖件更能快速拆装。超高的自由度,不仅能让V23成为被用户自由定义的城市潮流单品,更能实现户外装备轻松搭载,在户外露营、户外运动领域展现强大潜力。
基于这样的乐趣性和可玩性,iCAR V23虽然是新能源方盒子SUV市场的后来者,但它仍然迅速累计了34,840台的销量,成为今年1-7月的新能源方盒子SUV的销量冠军,不仅是销量榜单前十排名中唯一一款纯电车型,还连续7个月位居新能源方盒子细分市场前三甲。
在差异化基础上,iCAR如何持续进阶?
其实来自欧洲的个性化品牌,早已为iCAR实践出了一条可复刻之路。就像宝马MINI只有MINI COOPER这一款主打车,但它能基于一款主打车打造出多种体验一样,iCAR品牌也能在优秀核心产品的基础上,衍生出多样化的体验。
很客观地来说,iCAR V23就像是一张干净的画布,它支持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审美来自行定义,也能让车企实现多版本衍生战略,把这款车的资源利用到极致。本届成都车展亮相的iCAR V23赛博版,是继212套件版、复古版等车型之后的又一大“官改车”。当然,V23赛博版也是iCAR品牌差异化竞争更加具象化的体现。
从玲娜贝儿到Labubu的爆火,足以证明年轻人对稀缺产品有着狂热追求。而V23赛博版作为中国首款纯电赛博风格的SUV,不仅为追求品质与潮酷风格的年轻心态用户,带来了“大玩具”的稀缺体验,同时更以极致设计和极致性能,成为先锋玩家们自我表达的潮流单品。此外与超境汽车联袂开发的优势,也让V23赛博版从根源上解决了改装的品质、维保、合法性焦虑,为用户带来了无后顾之忧的改装方案。
在设计维度,V23赛博版出厂就是“重度改装车”,其独特的Y字形拉花、“银翼杀手”车漆配色以及同级别唯一“幻境白”内饰设计风格,为车辆赋予了极高的情绪价值。
而在情绪之外,V23赛博版更以双电机四驱系统,带来前150kW、后185kW的超强动力储备,驾控乐趣直接超越了MINI JCW这种经典性能小车。
所以从产品力来看,V23赛博版就像是巴博斯爆改后的AMG,成功地在产品价值之外勾连起了年轻人与品牌的情感价值。这样的情感价值,也正是iCAR品牌能在年轻市场中建立强大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性能+科技平权,iCAR才是“中国版MINI”
在中国卖出高价的MINI,最开始是英国奥斯汀旗下的经济实用平价小车。其实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大家在想要高素质、精品化、个性化产品的同时,也希望有人可以把这一类个性化产品的品质提上去、价格打下来。
依托奇瑞集团多年积累的技术研发实力与全球战略资源,iCAR聚焦年轻心态群体的个性需求,通过探索创新技术与规模化研发投入,成为了个性化新能源车领域的“平权开创者”。性能超越MINI JCW的iCAR V23赛博版,把30万级高性能车的乐趣下放到了20万级主流市场。有人说,iCAR是“奇瑞的小米”;但在我们眼中,iCAR不仅仅是“车圈小米”,更像是完成本土化转型的MINI或BRABUS。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一个逻辑:iCAR为何敢义无反顾地走上个性化精品路线?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MINI和BRABUS:这两大品牌的背后,分别有宝马集团、奔驰汽车作为坚实的支撑。这些个性化的品牌可以放心大胆去玩特色之路,剩下的风险有背后的奔驰宝马来扛着。
iCAR也是如此,在iCAR的背后是奇瑞集团,而奇瑞作为中国头部车企,特别是作为中国的“全球化王者”,它有足够强大的资金规模、技术实力和人才保障。基于这样的体系力支撑,iCAR品牌可以放开拳脚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特色化运营。这样的后备资源保障,也让iCAR与其他的新势力个性化品牌形成了鲜明的区隔。
当然,iCAR品牌依托奇瑞的大背景,既能把性能和品质提上去、同时也保留了极有诚意的售价。iCAR与那些专注低价的小车品牌不同,它更注重产品质量,例如依托iCAR超级智慧工厂的超级品质(0缺陷)和超级工艺(艺术级质感),V23等产品拥有坚实的质量保障,其打造的“纯电钢炮”在品质上足以同MINI JCW、Smart BRABUS媲美。
而依托奇瑞的全球供应链优势,iCAR可以共享其规模化效应,实现高性能电驱平台等先进技术的价格下放,这也是iCAR品牌的核心优势之一,更是其他新势力品牌无法复刻的。
除了共享奇瑞的资源红利、技术红利外,iCAR自身也有着独特优势。作为智米团队操刀的品牌,iCAR虽出身传统车企,却有着足够灵活的互联网思维。
如果说奇瑞负责整车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产业资本以及销售渠道等硬件躯体,那么融入到奇瑞的智米团队则负责了iCAR品牌的市场和用户需求洞察、产品定义、工业设计以及创新的营销模式。这种传统造车思维与互联网造车思维融合的方式,也打造出了新的爆款论,让奇瑞有了自己的“小米”。
从iCAR V23到咖啡版、野钓版、212复古情怀套件版,再到iCAR V23赛博版等多款衍生车型,一车千面的模式正好可以折射出iCAR的运营新思维,让不同需求的用户都能找到贴合自身场景与喜好的专属座驾。因此,凭借着奇瑞的技术积淀制造体系,和智米的互联网基因,再加上品牌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精准捕捉,让iCAR在看似小众的个性化、特色化新能源市场,快速跻身细分市场主流,与宝马MINI、奔驰Smart等传统西方品牌一较高下。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一车千面”的新打法,iCAR V23全新版型也将在不久后正式亮相,新车的配置、性能也将全面升级。而在现阶段,也正是大家抄底入手现款V23的最佳时机。
结语:
无论是清晰的市场战略规划,还是奇瑞体系之下的规模化优势,都直接促成了iCAR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快速破局。特色化的产品定位,再加上技术平权和品质平权,iCAR的诞生堪称一场颠覆性的“多元化进攻”。在这场攻势打响之后,中国新能源市场正在摆脱同质化价格战的阴影。通过精品化、特色化的产品护城河,iCAR也将成长为一个经典的品牌。在未来,“英国有MINI、中国有iCAR”的认知,也将深入全球年轻用户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