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刘惠林
8月28日,由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与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绿动重卡 浙里驰行”——浙江推进新能源重卡场景应用研讨会在杭州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正值“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旨在汇聚“政、产、学、研、用”各界力量,为浙江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破题指路。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基础所综合交通与物流研究室主任、博士、高级工程师楼小明主持会议。
研讨会邀请来自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虞明远,中国环境科学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郝春晓,世界资源研究所
中国交通项目总监薛露露,深圳市协力新能源与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主任谢海明,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贤卫等专家发表主旨演讲,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能源局、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嘉兴市发展改革委等省市相关部门,中外运、特来电、数智交院、浙江省交科院等企业代表和智库单位,以及新华社新华网、浙江日报潮新闻等媒体出席会议。
研讨会开始,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殷志军致欢迎辞。他指出,浙江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坐拥宁波舟山港世界第一大港,制造业基础雄厚、物流网络发达,在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上具备天然优势与良好基础,宁波-义乌新能源重卡运行线路、嘉兴港氢能集卡示范区等场景建设已初见成效。但同时,浙江新能源重卡在应用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京津冀、广东等先行地区仍有差距,面临成本、技术、商业模式等多重挑战。举办此次研讨会,正是为了汇聚各方智慧,破解发展瓶颈,加速新能源重卡在浙江“驰行”。
主旨演讲环节,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虞明远以《全国公路货运总体情况及新能源重卡发展趋势》为题,分析全国公路货运总体情况及新能源重卡发展现状、趋势,并介绍了下一步国家政策要求和发展机遇。
中国环境科学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郝春晓围绕《推进零排放重卡应用的环保政策介绍及展望》,从移动源污染治理角度切入,结合环保政策要求和重点行业清洁运输需求,展望新能源重卡应用前景。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交通项目总监薛露露分享《分场景新能源重卡推广潜力预测研究》,分析了新能源重卡在城市内、港口短驳与中短途城际等不同场景下目前与未来的经济性,并结合政策激励因素研究,提出不同场景、不同技术路线的政策需求。
深圳市协力新能源与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主任谢海明围绕《深圳市道路货运零排放走廊建设推动重卡电动化的实践》,介绍了深圳市道路货运零排放走廊建设经验和推动重卡电动化应用实践,提出设施规划、通行便利等政策建议。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贤卫以《浙江推进新能源重卡应用探索与思考》为题,解读了浙江推动新能源重卡发展的政策文件和介绍了重点实践的应用场景,提出场景应用示范、碳交易机制等方面具体建议。
圆桌论坛环节由中物联绿色物流分会秘书长刘然主持,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苏銮、中外运可持续发展部高级经理刘旭、深圳市协力新能源与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主任谢海明、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营销中心营销总监朱明、宁波鸭嘴兽物流有限公司营销事业部负责人薛佳怡等五位嘉宾,围绕新能源重卡的“实践痛点、场景拓展、政策需求”开展深度对话,现场思想激荡,成果丰硕。
特邀嘉宾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原一级巡视员、省政府特约研究员任忠最后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交流,高度评价本次研讨会取得的积极成效,通过汇聚专家、企业家的智慧,为浙江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建议浙江应聚焦清洁运输应用场景、充电等技术路线选择、电池成本分析和碳交易市场建设等加强研究,加快推动新能源重卡应用发展。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浙江新能源重卡应用推广迈入更深层次、更实举措的新阶段,为浙江交通物流绿色发展转型注入强劲动力,将进一步助力更高水平生态省和现代化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