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再次向旗下多款车型推送新一轮OTA升级;要知道,7月份,比亚迪才刚刚大规模推送OTA升级。而且在7月份的OTA升级中,比亚迪可是带来了多项辅助驾驶重要功能升级,并推出了智能泊车兜底重磅权益;同时在行业平均OTA周期仍徘徊在三个月左右的背景下,比亚迪以“月更”节奏持续为用户焕新体验,确实给业内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那比亚迪每月1次OTA,展现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吗?更是重新定义了智能汽车时代的“用户服务”标准吗?
月更OTA:研发实力与用户思维的双向奔赴
传统汽车时代,一辆车从交付之日起,其功能与体验便基本固化。而智能汽车的核心特征,正是通过软件升级不断扩展车辆的能力边界。目前,即便是在新势力品牌中,多数企业仍难以实现高频、高质量的OTA更新,往往以“季度”甚至“半年”为周期推送升级。
如今比亚迪却将这一节奏压缩至“每月一次”,主要得益于其具备强大的自主研发体系,其从芯片、硬件到软件系统都具备强大的自研能力,避免了供应链依赖带来的协同复杂度,极大提升了迭代效率。
而且比亚迪通过超过数百万辆智能汽车的行驶数据与用户行为分析,能够精准识别用户痛点,并针对性开发功能。例如全向行车记录仪和车道级导航,正是针对高频行车场景中的事故争议与通行效率问题所推出的解决方案。
另外,通过“用户场景-功能开发-测试验证-推送升级”的闭环流程,并设立专门团队收集社区反馈,使得比亚迪的OTA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需求的响应”。
多方面升级,用车体验更进一步
还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近段时间的OTA升级,是从用户真实场景出发,兼顾实用性与情感体验,让车从“出行工具”逐渐转变为“移动生活空间”。
比如这次OTA升级更新的车道级导航功能,通过车端视觉感知实时渲染车道,动态提示最优车道选择,尤其在拥堵路段与复杂岔路口,能显著降低走错概率,提升通行效率。还有全向行车记录仪,提供前视、环视等多视角录制与回放,在发生事故时可为责任判定提供更全面的证据,减少纠纷。这一功能直击用户行车的“安全感”需求,从被动防护升级为主动保障。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注重用户的娱乐体验,给到无麦K歌,车主可直接通过车机音乐App或全民K歌启动演唱,车内秒变沉浸式K歌房,尤其适合家庭出游、朋友聚会等场景,强化了车辆的社交与娱乐属性。此外,我们还可以享受支持多款游戏下载与手柄管理的游戏中心。
而且OTA升级后,我们甚至可以使用“灵鸢”无人机动态起降功能,无需专业技巧,即可通过车机协调无人机完成拍摄,一人一车一机即成“移动摄制组”。
不局限于实用,也注重情绪价值
我们可以看出,比亚迪此次OTA升级并不局限于“实用主义”,而是通过技术赋予车辆更多情绪价值:它可能是旅途中一场临时起意的K歌对决,是露营时无人机自动跟拍的壮阔夜景,或是等待孩子放学时候的一局轻松的游戏。
可以说,OTA升级后的比亚迪,通过场景化创新,让车成为用户情感体验的延伸。而且比亚迪并非单方面进行OTA升级,而是通过与腾讯、无人机企业等生态伙伴合作,整合资源提供更丰富体验。
这种开放策略既降低了开发成本,也加速了功能落地,最终形成品牌护城河:用户选择的不仅是一辆比亚迪汽车,更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移动智能平台。同时比亚迪让老车主也能同步享受最新技术,缓解了“买旧即落后”的焦虑。
结束语:
比亚迪的月更OTA模式,已然超越单纯的技术迭代,成为“用户导向”理念的深刻践行;比亚迪汽车也从功能驱动的机械产品,进化为持续生长的移动解决方案。并且比亚迪不仅回应需求,更创造情感共鸣。
不得不说,通过技术普惠与生态开放的姿态,比亚迪已经建立起一套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以自研技术为根基的迭代体系,其进化速度将会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