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上汽集团发布公告,上半年合并营收2995.87亿元,同比增长5%,利润为105.08亿元,同比增19.67%;在关键的扣非利润指标上,达到54.3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32.21%。
这一系列数据直接说明了,上汽经过前几年的调整,已经走出了谷底,真正缓过劲了!
今年上半年,上汽完成整车批售205.3万辆,同比增长12.4%,单月销量实现同比“六连涨”;整车零售达到220.7万辆,继续保持国内行业第一。其中,自主品牌销售 130.4万辆,同比增长21.1%,销量占比提升至63.5%:新能源车销售64.6万辆,同比增长40.2%;海外市场销售49.4万辆,同比增长1.3%。
为什么说上汽已“缓过劲了”?
一方面,上汽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复苏态势;另一方面是经营数据背后,上汽充分展现出改革的巨大成效。
分析上半年经营形势时,上汽提到业绩改善的关键是,实施了自主品牌一体化管理,推进上汽-华为合作项目,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狠抓零售优化产销结构,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等等。
在自主品牌“一体化”方面,上汽对自主品牌乘用车、商用车业务实施一体化管理,构建更灵活高效的运营体制机制,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大乘用车板块借鉴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与IPMS(集成产品营销体系)模式,对产品定义、成本管控等数十项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打通整车开发全链路,全面推行敏捷开发流程,产品开发周期缩减到18个月。大商用车板块设立上汽商用车董事会和执管会,推进组织调整和资源协同,拓展“大通·依维柯”双品牌融合门店,提升销售服务资源的效能,不断改善经营质量。
而与华为合作的全新品牌“SAIC尚界”,首款产品尚界H5自于8月25日启动预售后,18小时内订单突破5万台。
今年初,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便对媒体表示,对于未来发展,不做简单跟随者,要站在领先企业发展的延长线上,提前布局,并瞄准固态电池、智能底盘、芯片国产化等构建技术护城河。
早在4月份举行的上海车展上,上汽就展示出不一样的“精神气”。无论是合资板块还是自主品牌,都憋着一股劲,誓要夺回市场份额的态势。
合资板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都有十分清晰战略规划,整合了国内头部生态链企业,相继推出一系列新能源智能网联车型;自主板块,智己、荣威、MG也相继拿出了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上汽方面也指出,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形势,关键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推进组织机构调整、 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激励约束等工作。与此同时全力以赴开拓市场,推动经营韧性的巩固增强。
目前,上汽改革尚未停歇,仍然在进一步巩固成效。在财报发布同时,上汽也对外发布了一系列机构调整的公告。
譬如,上汽将投资设立上汽乘用车(上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整合荣威和 MG 等品牌车型的销售资源,建立高效统一的进销体系,形成规模化效应,降低运营成本;上汽将整合供应商资源,提升供应链效率和韧性,发挥专业服务优势,快速适应需求变化,助力自主品牌发展,计划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金乘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等。
南方+记者 郭小戈 实习生 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