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成都车展前夕,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中国一汽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宣布将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引入本地投资,全面推进捷达品牌的电动化转型。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捷达品牌迎来重要转型契机,更开创了合资汽车企业发展的全新模式,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合作创造了跨国车企在中国发展的全新模式。与以往合资企业不同的是,此次形成了大众汽车、中国一汽和成都经开区三方协同合作的新格局,打破了传统合资企业的结构。
在这种创新合作模式下,捷达品牌的体系活力将得到充分释放——既保留了德方的技术品控和产品开发标准,又融合了中方企业的供应链和资金优势,再加上成都作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区域支持,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发展动能。这条新路径不仅为捷达品牌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更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合作经验。
从行业角度看,这种三方合作模式展现了高度的创新性。成都经开区以投资人身份参与其中,不仅仅是政策和支持环境的提供者,更是切实的资本方与利益共同体。这一角色转变,将赋予捷达更大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也体现了中国地方政府在产业升级中角色的重新定位。
根据协议,捷达将聚焦入门级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一细分市场长期以来存在“有产品无品牌”的痛点。通过引入成都地方投资,捷达品牌价值将得到全面提升。
在过去的发展阶段,捷达作为一汽-大众体系中的第三品牌,发展空间受到一定限制。而通过此次合作,捷达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更丰富的资源支持,能够在中国最具消费潜力的西部区域大展身手,实现更加市场化的运营和发展。
按照规划,捷达将于2028年前推出五款全新车型,其中四款为新能源车型。首款车型计划于2026年上市,将配备面向入门级市场极具竞争力的电动化、数字化及高级驾驶辅助(ADAS)功能,同时保持强劲的价格竞争力。
以往入门级市场产品主要依靠性价比竞争,捷达未来将围绕入门市场带来品牌和品质双重保障,帮助消费者筛选消费风险,提供“又好又不贵”的汽车产品,这将是捷达带给市场的更大红利。
当前在提倡加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环境下,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体系创新和区域协同。西南市场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空白区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2024年最新数据显示,西南区域经济总量已突破14.8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比重较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达到11%,西部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捷达此次合作项目的落地,展现了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和本地化决心。大众汽车不仅在上海、长春、安徽建立了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如今又在西南地区深化布局,实现了在中国市场从点到面的全面覆盖。这种多元化合作为跨国车企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汽车重镇,不仅是全国汽车保有量最高的城市之一,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合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此次捷达新公司落地成都,并引入本地投资,实现了市场、制造、资本三要素在同一地区的深度绑定,这不仅为捷达品牌提供了独特的发展土壤,也为成都汽车产业打造了一个千亿级价值链的全新增长极。
根据合作协议,到2030年,全新捷达公司的目标是打造涵盖研发、生产、供应、销售的千亿级产业价值链,巩固其作为四川汽车产业领军企业的地位。
捷达产品规划是大众汽车集团在华史上最大规模新能源产品攻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家老牌汽车制造商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华推出约50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约30款纯电动车型。捷达的电动化转型将成为大众实现新能源汽车主流细分市场全面覆盖的关键一环。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汽车重镇,成都是全国汽车保有量最高的城市,拥有强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成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立足成都生产基地的长期布局,捷达品牌新公司将全面整合现有资源,引入本地投资,进一步发挥区域产业协同优势,提速品牌的市场响应能力。
在这一新架构下,捷达将继续作为大众汽车旗下子品牌运营,同时保持与大众汽车集团及一汽-大众最大化的协同效应。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Ralf Brandstätter)表示:“秉承‘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我们志在电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成功续写捷达品牌的发展新篇章。”
此次合作标志着合资企业40年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要升级。从最初的市场换技术,到如今的技术共研、本土化创新,合作模式不断演进。捷达新公司的诞生,是在这一演进脉络上的再突破。
一方面,中德双方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大众提供品牌、技术和全球资源,一汽带来央企体系下的产业协同,成都则以资金和产业集群加持。另一方面,这种“政企资本三方合力”的结构,使捷能够跳出传统合资车企的单向依赖,真正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地方政府从“配套服务者”转变为“共同投资人”,这一角色再定位确保了企业在本地扎根,也让地方产业链获得长期利益绑定。对于政府而言,这样的合作能确保产业发展红利真正留在本地;对于企业而言,这样的背书意味着更好的资源整合与政策保障;对于合资方而言,这是一种新的市场化实验。
这种模式一旦成熟,很可能在更多地区被复制,成为未来中国合资汽车企业的发展趋势。
在新成立的公司架构下,捷达将继续作为大众汽车旗下子品牌运营,同时保持与大众汽车集团及一汽-大众最大化的协同效应。新公司一方面将严格遵循大众汽车集团全球统一的标准体系,另一方面则赋予本土团队灵活决策空间,结合中德双方的技术资源优势,显著提升市场响应速度,确保以更高效率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首席执行官齐泽凯表示:"随着捷达开启全新篇章,我们将通过整合本土开发的平台技术、先进的ADAS功能,以及合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实力,延续这一传统。捷达新能源车型将完美融合智能解决方案与大众汽车一贯坚守的高品质基因。"
纵观捷达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了一个品牌不断进化、勇于创新的生动案例。从1991年作为单一车型进入中国,成为第一代"国民车";到2019年升级为独立品牌,主打年轻化、高性价比市场;再到如今成立新公司,开启电动化新征程——捷达完成了从车型到品牌,再到创新合资公司的重要转型。
期待捷达的第三次转型,能够延续这一经典品牌的辉煌历程,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这条三方共赢的创新之路,不仅为捷达品牌注入新活力,也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经典品牌在新时代焕发出的崭新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