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广西日报报道《“绿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体报道如下:
永达钢铁工厂生产线。
通红的钢坯被送上热连轧生产线。
近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广西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梧州市永达钢铁有限公司、梧州市永达特钢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获评广西绿色工厂。至此,该园区已成功培育出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广西绿色工厂,园区本身也获得“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称号。
不锈钢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近日,记者走进园区进行探访。
1 设备更新驱动
8月20日,天气灼热。与高温相呼应的是梧州永达钢铁集团高端轻工板材项目车间内的火热景象。伴随着机器轰鸣,一块通红的钢坯,被送上热连轧生产线。经过道道轧制后,钢坯逐渐变薄变宽,再通过层流水降温,卷成一捆黝黑发亮的不锈钢卷,全过程不到3分钟。
顺应产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趋势,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实施技改,近年来,先后建成了工艺世界领先、国内首座全负荷运行量子电炉冶炼车间、4条线棒材轧钢生产线、1条1780mm中宽幅多钢种混轧生产线及配套环保设施等,大大节约了能耗,降低了排放。其中,量子电炉与同类设备相比节能20%以上。
实际上,长洲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从诞生之初便让黑色金属有了“绿”意。
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优化重构,构建绿色增长新引擎,推广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纺织、机械等行业短流程工艺技术。到2030年,短流程炼钢比例20%以上,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
短流程工艺,是长洲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逐“绿”而行的核心密钥。
园区内企业经过多年来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在利用废旧不锈钢材料炼钢方面,已形成“回收—加工—冶炼—热轧—酸洗—冷轧—制品”等不锈钢再生循环全产业链,是国内产品结构较完善、产业链较长、集群带动效应较明显的短流程不锈钢专业园区,聚集了金海不锈钢、永达特钢、鑫峰特钢、永达钢铁等重点企业,形成以永达、金海、鑫峰三大龙头企业为代表的不锈钢产业集群。
在今年公布的自治区第二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名单中,梧州市短流程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整体审核创新试点项目成功入选。梧州市通过开展短流程钢铁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从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废弃物、管理等方面提出清洁生产方案,创新制定《短流程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简化指标体系》,为广西乃至全国短流程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管理规范和典型做法。
梧州市长洲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副局长陆敏告诉记者,该局以政策为引导,不断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超低排放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生产设备和节能环保设备,着力推进不锈钢行业工艺装备升级、用能设备能效提升、余热高效回收利用,努力实现全产业链条“智改数转”、绿色低碳发展。2024年长洲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9%,2025年上半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9%。
2 科技创新赋能
2022年,梧州市金海不锈钢有限公司获评广西绿色工厂;2023年,梧州市鑫峰特钢有限公司先后获评广西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工厂;2024年,长洲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先后获评广西绿色工业园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2025年,永达钢铁有限公司、永达特钢有限公司获评广西绿色工厂。
纵观近几年的发展,是长洲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及龙头企业加速绿色化的过程,也是其生产工艺智能化、生产产品高端化的过程。科技创新,为企业绿色化转型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园区内的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的投入上已形成“你超我赶”的良好局面。金海公司依托四大技改工程,实现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慧工厂”不断完善,先后获得“全国不锈钢数字一体化质量管理产学研用实践基地”认定、“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称号。该公司打造的120万吨不锈钢固溶及制品绿色生产线,通过低能耗、高效率、高精度新工艺,成为行业内不锈钢固溶“现代工厂标杆”。
去年,鑫峰公司绿色高等级冷连轧不锈钢BA板生产线试产,项目集成国内外最先进的全液压厚度自动控制系统,光亮退火线在采用目前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有所创新,能够将不锈钢白皮卷轧制成最薄为0.3毫米的不锈钢光亮板,是鑫峰特钢致力于打造全方位智能工厂的重要一环。该生产线项目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成材率、降低能耗,成本降低20%—30%。
近年来,永达投入数十亿元更新设备。“主要目标是实现生产、经营、管理全数字化,电炉炼钢、轧钢生产智能化控制等。”永达集团总经理金颖春告诉记者,永达钢铁正加快数智化转型,建设项目包括车间生产设备参数采集、传输、存储、数字处理中心和炼钢控制模型开发等,通过数据实时监控与分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精准控制、节约资源、提高效率,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 发展动能强劲
走进长洲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这里看不见老旧生产模式中的浓烟滚滚,更没有粉尘扑面,园内的绿植生机盎然,在经历一场大雨洗刷后更是绿得发亮。
绿色化,正哺育着园区迈向波澜壮阔的高质量发展征程。
清洁能源使用率28.18%,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9.8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14%,预热资源回收利用率72.52%,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100%……翻开园区申报“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第三方评价报告,一系列绿色数字跃动在眼前。
从园区和企业近年的发展来看,绿色化是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值不值?
“永达钢铁、永达特钢两家公司此次同时获评绿色工厂,不仅是对两家企业的认可,更是对园区绿色发展建设的肯定。”金颖春说,这一荣誉的获得,既有助于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因契合国际市场对碳排放的关注而增强了长远发展优势。永达钢铁集团将以此获评为契机,积极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加快光伏绿色能源项目建设,持续提升绿色产品竞争力,为“再造一个工业梧州”贡献永达力量。
据了解,随着技改项目释放生产力,今年上半年,永达钢铁同比增加了约10%产值,随着大订单增加,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
企业投入还在持续。今年7月,鑫峰绿色高等级冷连轧BA板二期生产线项目正式开工,将助力企业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扩大市场份额,达产后可新增年产值20亿元;同时,鑫峰不锈钢预处理生产线项目顺利竣工,有效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原料处理的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园区绿色低碳成果显著,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长洲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梁少欢介绍,园区将通过升级余热利用系统提升能源回收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推广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加强绿色科技研发与合作,推动技术升级,打造低碳示范园区,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图文:广西日报 赵 超 袁 欣 韦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