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的销量出来了,除了继续稳定发挥的比亚迪之外,吉利也展现出了极强的销量爆发力。
凭借超20万辆的零售销量成绩,不仅同比暴涨了71%,环比也是前十里唯一正增长的,微涨3.3%。除了吉利旗下的新能源车型发展得不错,燃油车型也依然能打,像博越L、星越L双双都登进了SUV销量榜十强。
而吉利汽车的销量爆发,和老对手比亚迪绝对是分不开的。从吉利的现有产品序列不难发现,销量最多的车型,无一不是“摸着比亚迪”过河的产品。
星愿,售价是6.88万起,标签是“海鸥的价格、海豚的产品力”,上半年销量20万,上个月卖了4.4万辆,是海鸥的两倍。
星舰7,标签是10万级混动SUV,上半年销量7万多台,明显是奔着宋Pro来的,而且在价格上要比宋Pro更低一些。
银河A7,刚刚上市的,对标秦L,厂商指导价8.98-12.58万,指导价更低,轴距2845mm、车身4918mm,比秦L尺寸更大,CLTC工况续航分别为70和150公里,配置也比秦L相似价格车型更高。
银河E5,标签10万级纯电SUV,上半年销量5万多台,平均月销量接近1万,和元PLUS是竞品,但是在尺寸、配置内饰质感等方面,都要比元PLUS好一点。
星耀8,竞品就是海豹DM-i、汉DM-i,目前单月销量1万台左右。还是一样的逻辑,尺寸更大,价格更低,配置更高。
从技术上来说,吉利也可以试试跟着比亚迪的脚步亦步亦趋。
雷神EM-i混动系统热效率46.5%,超越比亚迪DM-i的46.06%;DM-i的策略是经济优先,70km/h发动机压根就不直驱,80km/h以上,发动机进入到直驱模式,吉利的EM-i也是这个工作逻辑,就连起名都跟比亚迪很相似。
神盾“短刀”电池直接对标比亚迪刀片电池。“短结构”的电池优势,就是内阻更小、发热量更容易控制,电池后期因为健康度下降,会导致内阻增大。“短刀”设计能优化这一问题,保证后期也拥有不错的稳定性。
比亚迪推出了天神之眼,吉利就推出了千里浩瀚,在吉利的设定中,千里浩瀚分成H1、H3、H5、H7、H9由低至高5个层级,匹配不同定位、不同算力的车型。
有人肯定要说,那造车不都是四个轮子一个车厢吗?比亚迪出了这个级别的车,吉利就不能出同级别的车型了?但是,比亚迪哪款车卖的好,立马出一个类似的产品,不是的,这些车型,你觉得真的没有借鉴比亚迪吗?你再看看其他友商,奇瑞长城等等,哪家车企像吉利一样,产品几乎是全面对标?吉利的车,配置上会比同级别的比亚迪高那么一点点,但价格呢,却会定得比比亚迪低那么一点点。
吉利的战略看似被动,实则充满侵略性。比亚迪推出一项技术,吉利就快速跟进并叠加新功能;比亚迪占领一个市场,吉利就用更高配置和更低价格包抄。不过,比亚迪会怎么应对吉利的策略呢?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