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斯拉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新推出了官方的Model3方向盘转向信号拨杆,可以将方向盘上的转向信号按钮变成转向信号拨杆,“只”卖2499元。还非常豪气,说这个购买价格已经包含改装费用,安装服务由特斯拉服务中心提供。老实说这事让我这个“老江湖”震惊了两次,一是这玩意居然真能卖钱,所有车的转向拨杆都是包含在基础配置上的,除了特斯拉,没人敢做这样的生意,二是这玩意居然要卖2000多,毕竟最黑的BBA也就卖300多块钱,特斯拉的零件有点太“金贵”了。
但看特斯拉的粉丝群,大家还是非常“感激”的,直呼“天亮了”。说之前因为转向按键的设置太反人类,一直没敢买特斯拉,感谢厂家终于听到了消费者的呼声。只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特斯拉的信仰确实霸道。但不得不说,在很多方面这份信仰已经松动,崩塌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老贵族们已经完蛋,特斯拉还有信徒吗?
进入到2025年,其实大多数所谓的国外豪华品牌都崩溃了。劳斯莱斯销量跌了23%,宾利跌了20%,玛莎拉蒂跌了44%,保时捷跌了28%。BBA也大差不差,宝马跌了15.5%,奔驰跌了14%,奥迪跌了 10.2%。真实情况比这些数据更糟糕,就是这些品牌前面已经跌过不止一轮,而且价格也杀到了谷底,依然难掩颓势。唯一能够稍微例外一点的,估计就是特斯拉了,今年上半年国内销量是26.34万辆,“只”同比下降了5.4%。关键这个成绩,还是在持续卖高价的情况下取得的。
特斯拉确实有资格骄傲,作为“古早”新势力,成功将自己包装成了科技企业。虽然核心零件都是国产,电池由宁德时代提供,车身模具由天汽模提供,电机由中科三环、横店东磁等提供,热管理系统由三花智控提供,但说起特斯拉的技术,就是牛。关键还能宣传一波零部件本土化率超过95%,反正就是正反两张皮都要了。至于离开了这些供应商的所谓创新,比如老掉牙的4680电池,比如Cybertruck,要么迟迟无法大规模量产,要么多年还是个半成品。
不过特斯拉有一点确实值得称道,那就是给目标群体的“心理按摩”,再臭的设计,也能粉饰成高科技。为了提升续航弄的强制单踏板,因为事故率太高,最终被法律直接禁止;被称为黑科技的屏幕换挡和按键转向灯,最终也开始松动,开始要求消费者“加钱”加回转向挡杆;至于所谓的全景天幕,当廉价版Model Y取消天窗配置时,粉丝们也不“嘴硬”了,纷纷表示这应该算“增配”。马斯克这火星人是有战斗力、想象力,但是在汽车这种民用工业品上,有时还是过于超现实了,你说那种单踏板是不是反人类?!也难怪人家跟他打“刹车失灵”的官司了,虽然他是打赢了,但是也失了民心。车主们其实也知道这种单踏板多么反人类,我们媒体人早就表示了“不可以”,直到今天被法律禁止。
说起来,特斯拉还真有让消费者“自适应”的能力。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势已去,这种局面不会太久了。
破碎的神话,10万智商税?
随着国产车的迅猛发展,所有特斯拉的“科技神话”,都在一一破灭。比如最早说特斯拉的空间利用率高,Model 3这样一款小车,空间媲美很多燃油B级车。实话说也确实比卡罗拉这些燃油A级车要大,但随着岚图知音、阿维塔 07这些“得房率”超过85%的车型出现,特斯拉的那点优势早已被蚕食。后面营销单踏板等等黑科技,营销所谓的有钱人都开特斯拉,也被国产车一一拆解,毕竟真喜欢“毛坯房”的有钱人肯定不算多。
从前两年开始,“图穷匕首见”的特斯拉开始营销所谓的“真续航”,因为别的实在没什么可吹的了,只好吹自己62度电可以跑600多公里。实际情况则是,同价位的车都是4米9甚至5米多,特斯拉自己才4米7,重量和尺寸都差了一大截,比的啥续航。饶是如此,宋L的电耗也战胜同级的Model Y,汉L四驱旗舰版狂暴模式下加速4.4秒破百,然后电耗只有14.2kWh/100km,同样大幅度胜过了Model 3性能版。也就是说,在高度集成八合一电控系统的加持下,哪怕车身比特斯拉大了一大截,能耗依然不虚特斯拉。 最直观的恐怕是最近易车的极限续航测试,就是以120km/h的速度开着空调兜圈圈,直到兜不动。特斯拉Model 3居然输给了接近尺寸和重量的小鹏MONA M03。要知道论技术,小鹏在国内车企中连前五都未必排得上,MONA M03也只是一款10万级别的轿车,本身也是舒适取向。就这样,依然战胜了特斯拉,两者价格可是差了足足10万元。
只剩最后一击?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的全球销量下滑了13.3%。大家没有看错,其实“微跌”5.4%的中国市场,已经是特斯拉最后的面子啦。在欧洲,相同的价格区间,特斯拉Model 3一直被比亚迪海豹按在地上摩擦。特斯拉确实还有市场,毕竟对于很多不考虑国产车,又想买新能源车的用户而言,特斯拉依旧是第一选项。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了,因为特斯拉的前路已经被堵死。
最近,特斯拉的新车Model Y L悄然开售了,售价33.9万元起,定位介于Model Y和Model X之间。这是一款“中国特供车”,理由是真的像海外一样出一款4米7的Model Y 7座版或者廉价版Model Y,真的会让国内粉丝脸上挂不住。特斯拉中国团队已经尽力的,但也就仅此而已。因为相近的价格已经能买到腾势N9,易三方加大角度的后轮转向,最小转弯半径只有4.65m,媲美许多不到4米小车,比Model 3还灵活,同时还有远超Model Y L的舒适性和豪华感。真正有点见识的人,都会意识到这是两款完全不同“年代”的车型。 再回到现款的Model 3和Model Y身上,小鹏MONA M03和乐道L60都能和它们打得有来有回。同样是内部极简风格设计,去除了传统的实体按键,小鹏 MONA M03起码内饰用料更为讲究一些,多使用软质材料包裹。还用的是掀背尾门设计,后备厢容积621L,也比Model 3要强。至于粉丝们引以为傲的辅助驾驶,小鹏是直接标配,特斯拉还要额外花钱购买(实际上大多数人也没买)。怎么看这多出来的十万,都不那么值得。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过很多的神话。奔驰有过神话,很长一段时间E级都要加价,“三蹦子”Smart高价卖了很多年,仅仅是因为可以在奔驰店里保养。丰田也有过神话,卡罗拉双擎这样的油改混动,电池都布置在后备厢,很长时间卖到近20万。但这些神话破灭的时候,都只在一瞬间。无非就是有了更强的国产车出现,比如奔驰被问界、理想、腾势这些围剿,THS系统被DM-i超级混动系统狙击。 如今特斯拉的高科技神话也已覆灭,销量也开始下滑,新车毫无吸引力,离兵败如山倒还会远吗?特斯拉是不是该祭起“教育消费者”的宝剑了?哦,骄傲的公关们出来走两步。现在还有跩的可能,再过几天,求着人看他们的走位,估计也不会有人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