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是8.19,是一个苏联开始END的日子,这一天,在郑州一个文创园,看到了一辆熟悉的苏联产轿车伏尔加,想起了小时候郑州街头的伏尔加轿车,总有种说不清的羡慕感。那车像块敦实的墨色面包,车身比当时常见的上海牌轿车高出半截,引擎盖前沿的银质车标像枚展开的翅膀,阳光底下晃得人睁不开眼。即使在90年代的四桥一路上,也能看到伏尔加的身影,这些伏尔加挂着河南01、河南31甚至豫A的牌照,扬长而去,成了一个关于郑州汽车的记忆。
这张伏尔加图片的配色,以及背景太牛逼了,我说这是苏联列宁格勒老照片都有人相信
那时候家人的单位小车班有几辆伏尔加,墨绿、还有图上这种颜色或黑色的车身总擦得锃亮,车门把手是黄铜的,摸上去冰冰凉凉。有次到家人单位,大院里几辆伏尔加排成行,司机们穿着的确良白衬衫,正用抹布蘸着桶里的水擦车窗,水桶里的倒影映着绿色的“河南01”牌照,显得那么协调统一,伏尔加的喇叭声也特别,不是上海牌“嘀嘀”的清脆声,而是“呜呜”的低沉轰鸣,仿佛来自遥远的苏联莫斯科,远远传来,连路边追逐打闹的孩子都会停下来看。
最难忘的是伏尔加的内饰。暗红色的人造革座椅边缘总有点磨损,露出底下的海绵,仪表盘上的指针像老式座钟的指针一样稳重,车窗摇柄要转三圈才能降到底。有次邻居孩子结婚,借来一辆伏尔加当婚车,车头上扎着红绸花,车身侧面用贴着红色的红双喜,我挤在后座,闻着座椅上淡淡的机油味和新娘的雪花膏味,看着窗外倒退的法国梧桐树影,觉得那车比现在的各种车还要气派。
那时候郑州的柏油路还没现在这么宽,伏尔加在四桥一路行驶,车轮碾过伸缩缝时会 “哐当” 响一声,司机师傅总会下意识地扶一下方向盘。有次在五厂门口看到一辆伏尔加抛锚,两个穿蓝色工装的师傅正掀开引擎盖修理,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有人说“这苏联老大哥的车,皮实是皮实,就是喝油厉害”。后来才知道,伏尔加的油耗确实比上海牌高不少,机关单位的司机们都管它叫 “油老虎”,加一次油够普通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
90年代中期,也就是苏联END后,郑州街头的伏尔加渐渐少了,被奥迪、桑塔纳、蓝鸟、皇冠、奔驰取代。最后一次清晰见到它,是在01年冬天,一辆挂着豫A牌照的灰色伏尔加停在河医立交桥下一个桥墩子旁边,车身上落了层厚灰,车窗上贴着 “转让” 的手写纸条。当时我骑着自行车从旁边经过,看着那枚褪色的翅膀车标,突然想起小时候家人单位那一辆辆整齐的伏尔加,再看看街头的各种新能源汽车,我国的汽车产业真是弯道超车,遥遥领先!
原创图文,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