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2025年上半年财报揭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尽管全球销量排名领先,但面临的市场压力和转型痛点让其难以抵挡业绩下滑的困境,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财报数据显示,宝马集团今年上半年全球销量同比下滑0.5%,其中BMW品牌销量减少2.3%,劳斯莱斯和MINI品牌的销量分别出现了微幅下降和增长。在收入与利润方面,宝马的净利润较去年下降了29%,汽车业务的利润率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中国市场压力加剧,关税成为双重打击
宝马的最大挑战依然集中在中国市场。作为其全球最重要的单一市场,中国市场的低迷表现无疑是拖累整体业绩的重要因素。今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市场的交付量同比下滑15.5%,至31.8万辆,成为三大核心市场中最严重的下滑市场。
在中国市场的下行压力外,关税问题也成为了宝马业绩不振的另一大难题。宝马集团首席财务官沃特尔(Walter Mertl)指出,特别是在第二季度,关税政策对其财务状况产生了显著影响。针对这种困境,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P Global)也将宝马的前景展望从稳定下调为负面,并将其信用评级维持在“A/A-1”级别。
电动化战略支撑起宝马的增长希望
尽管整体业绩出现下滑,宝马在电动化转型方面的进展却成为了财报中的一线曙光。宝马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交付量达到31.9万辆,同比增长18.6%,占总销量的26.4%。其中,纯电车型的交付量达到22万辆,同比增长了15.7%,占总销量的18.3%。这一成绩的背后,得益于宝马在电动车领域的持续投入和战略布局,尤其是MINI品牌的表现尤为突出,MINI品牌的纯电车型交付量同比增长了361.7%。
宝马在财报中提到,尽管整体市场不利,但纯电车型的销量增长依然为集团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宝马还透露,计划在即将到来的慕尼黑车展上首发全新一代纯电动iX3,这款新车基于宝马新世代(Neue Klasse)平台,是宝马未来电动化战略的关键产品之一。
BMW新世代平台,助力转型迎接挑战
宝马在电动化转型方面的布局并没有停滞。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已超过40亿欧元,主要用于新世代技术和Neue Klasse纯电平台的研发。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Oliver Zipse)在财报发布后表示,到2027年,宝马计划推出40款采用新技术平台的全新车型,预计这些新车型将推动宝马在未来几年内的销量增长。
然而,尽管电动化方面有所进展,宝马的全球电动化战略仍面临许多挑战。齐普策指出,宝马必须平衡技术的创新与成本的控制,确保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能够转化为实际销量。同时,宝马也将面临来自中国本土车企的日益强劲竞争,特别是小米、理想、小鹏等品牌凭借高性价比和丰富的技术配置,已经在中低端市场抢占了大量份额。
挑战中的机遇:如何重塑中国市场的品牌价值
在中国市场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宝马正在加速本土化转型,寻求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来稳住市场份额。宝马宣布将与中国智驾公司Momenta合作,推出基于中国市场需求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将在宝马的新世代车型中搭载。宝马还与阿里巴巴和华为合作,致力于为新世代车型提供定制化的AI语音助手、数字钥匙和车载互联等智能化技术。
宝马对未来充满信心,尤其是在2026年新世代车型的国产化方面。齐普策表示,宝马希望通过新世代技术的全面落地,在中国市场恢复其品牌价值。然而,宝马也意识到,单纯依靠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并不足以解决当前的市场困境,如何在价格、产品定位和品牌形象上找到突破口,仍是宝马亟待解决的课题。
未来展望:电动化能否扭转困局?
在财务压力和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下,宝马的未来依旧充满不确定性。尽管电动化转型已为宝马带来一部分增长点,但要在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恢复盈利水平,宝马仍需应对激烈的竞争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齐普策坚定认为,随着新世代车型的推出,宝马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引领行业,但短期内的盈利压力依然不可忽视。
总的来说,宝马在电动化领域的积极布局无疑为其未来带来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如何在持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品牌优势,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的困境中找到突破口,将成为宝马能否逆转颓势的关键。
作者:张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