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货车
安全注意事项
高温天气下,货车因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中,车辆部件和货物易受影响,安全风险显著上升。核心在于聚焦“降温防损”,从车辆养护、货物管理到驾驶操作形成全链条防护
车辆核心部件
高温下的“防故障”指南
发动机:严防“开锅”
出发前检查冷却液液位(需在MIN和MAX线之间),添加时用同一品牌型号,避免混用产生水垢;长途行驶每2-3小时停车,观察水温表(正常应在80-90℃),若指针超过红线,立即熄火怠速降温,不可立即加水(防止水箱炸裂)。
轮胎:规避爆胎风险
胎压需比标准值调低10%(如标准8bar,夏季调至7.2bar),避免暴晒后气压骤升;胎纹深度低于1.6mm必须更换,清除夹缝中的石子、玻璃碴;长途运输时,每4小时停靠服务区,让轮胎自然降温,切勿用冷水直接泼浇。
电路与油路:杜绝自燃隐患
检查电瓶桩头是否氧化(可用热水冲洗后擦干),线路有无老化裸露,尤其改装过空调、射灯的车辆,需固定好线束避免摩擦短路;油路接口处若有渗漏,立即维修,防止滴漏的燃油遇高温引燃;灭火器需配备2个以上4kg干粉型,放在驾驶座触手可及处,每月检查压力值(指针在绿色区域为正常)。
货物运输
高温下的“保鲜与安全”法则
货物类型 防护要点
易燃易爆品(化工原料、酒精等) 避开10:00-16:00高温时段运输,车厢通风孔全开,避免使用篷布覆盖;与驾驶室保持安全距离(至少1.5米),严禁烟火
生鲜/冷链货物 提前预冷车厢至设定温度(如肉类-18℃,蔬果4-6℃),装载前检查制冷机组,途中每小时记录温度;用隔板将货物与车厢壁隔开,保证冷气循环
普通货物(纸箱、电子元件等) 车顶加盖遮阳网,车厢内放置冰袋(针对怕热物品);纸箱堆叠留2-3cm空隙,防止闷热导致霉变;遇中途停车,避免将货物单独留在车厢暴晒
驾驶操作
高温下的“人车协同”技巧
高温易导致驾驶员疲劳、注意力分散,科学驾驶能减少事故概率。
作息安排:避开高温时段驾驶》。尽量选择早5-10点、晚17-22点行驶,正午高温时段在服务区休息,驾驶室午休时需留一条车窗缝隙,避免密闭空间温度过高(可高达60℃以上)导致缺氧
身体防护:预防中暑与脱水。随身携带含盐饮用水(每1000ml水加5-10g盐),每30分钟喝100-200ml,避免一次性豪饮;备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解暑药,出现头晕、心慌时,立即停车到阴凉处,解开衣领通风降温。
应急处理:突发情况的快速反应。若遇车辆自燃,立即停至空旷处,拔下车钥匙,用灭火器对准引擎盖缝隙喷射(勿直接打开引擎盖,防止氧气进入助燃);若轮胎突然爆胎,双手紧握方向盘保持直线行驶,缓踩刹车降速,切勿猛打方向或急刹。
停车与停靠
细节决定安全
高温下的停车位置和方式,直接关系到车辆和货物安全。
避免长时间停在柏油路面(地表温度可达70℃以上),优先选择树荫或服务区阴凉处,车头朝逆风方向,利于发动机散热。
装卸货物时,若需长时间怠速开空调,需将车辆停在通风处,避免尾气聚集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过夜停车需检查车窗是否锁好,油箱盖是否拧紧,贵重物品随身携带,车头尽量朝向监控摄像头范围。
高温天气货车安全的关键,在于将“预防”贯穿全程:出发前花30分钟做全面检查,行驶中保持对车辆状态的关注,遇到异常不侥幸。车辆“健康”、货物“稳定”、司机“清醒”,才能在高温天里保障运输安全。
北辰区消防救援支队提醒您:
出车前查车况
不疲劳驾驶
遇恶劣天气降速
守交规
系好安全带
平安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