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新中车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中车联合科普中国推出“星驰科普”项目,旨在科普高端装备先进技术,传播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倡导保护铁路文物。通过组建“星驰合伙人”专家团队、打造“星驰创享站”科普基地、开展“星驰Talk”研学活动、举办“星驰乐创”科普大赛四大举措,助力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其中“星驰乐创”科普大赛现征集到参赛作品近100个,覆盖“双集群双赛道”。近期,将持续推出清洁能源装备系列科普作品。
本期推出《风光制氢:绿电与绿氢转化的产业链解码》,一起看看无形的风与光,如何通过“绿电魔法”重组水分子,变身驱动未来的绿色氢能。请点击视频,见证能源转化的神奇过程。
↓↓↓
风能和光能如何变成可储存的“零碳燃料”?
通过风光发电→电解水→储运三步骤:
风光发电:风机推动叶轮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光伏板利用光电效应,吸收光能转化为电能发电。
电解水:绿电在电解槽中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储运:氢气压缩成高压气罐或-253℃液氢,化身“移动能源包”。
风光制氢系统如何维持整体稳定运行?
柔性负荷+智能调控系统双擎协同驱动:
柔性负荷:主动参与电网运行控制,通过调节电解槽、储能电池等动态匹配发电波动,实现电网的供需平衡,保障风光制氢系统的稳定运行。
多能互补:氢储能与电池储能协同优化。
智能调度:基于风光功率预测提前调整设备状态,利用协同算法及时动态优化。
绿氢如何走进日常生活?
三大场景改变你我未来:
交通:氢能燃料汽车与轮船、公交3分钟即可完成快速加氢。
工业:绿氢炼钢作为绿色能源材料,推动能源转型与绿色减排。
民用:氢能可以供给热力,给社区和人民带来“绿色”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