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行业从来没有像7月份这般热闹,而这番热闹景象背后,却是一声声的叹息和唏嘘。
令人叹息的是,居然智家实控人汪林朋在被解除留置措施后不久,意外坠楼离世;令人唏嘘的是,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兴仍处于留置期,并且选择“辞职”。
7月19日,上海红星美凯龙总部大楼内,一封辞职信悄然送达董事会。创始人车建兴辞去担任长达18年的总经理职务。这距离他被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仅过去两个多月。
接任者施姚峰——这位建发系背景的高管,此刻接过的不仅是一把总经理的交椅,更是一家两年半累计亏损超67亿元的家居巨头残局。
在国资入主、阿里减持、创始人涉案的漩涡中,曾经的中国最大家居卖场,正经历创立以来最严峻的生存考验。
创始人车建兴出局?
车建兴的告别并非毫无预兆。5月13日那则简短公告,像一颗投入资本市场的深水炸弹: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车建兴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措施。
红星美凯龙措辞谨慎,称公司尚未收到书面通知,但市场早已风声鹤唳。在留置期间,董事长李玉鹏代行总经理职责,为车建兴最终离开埋下伏笔。
一桩高管贪腐案成为风暴的前奏。2025年3月,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裁定书,揭露了戏剧性一幕:红星美凯龙原执行总裁高爽在重庆璧山项目中,通过虚增服务费侵占公司349.3万元。
更关键的是,时任董事长车建兴的证词成为定案关键。他先签署说明称同意高爽提取3%奖励金,几天后又否认自己先前说明的真实性,最终证明“从未同意给予高爽3%奖励”。
高爽最终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但案件余波未平,两个月后,车建兴本人被带走调查。
7月19日,车建兴正式辞去总经理职务,仅保留执行董事等虚职。与他同期离开的还有非执行董事李建宏,这位2013年加入的老将,曾负责公司投资及融资。
如今来看,建发系全面接管红星美凯龙已成定局。接任总经理的施姚峰去年8月随建发入主而加入,如今执掌经营大权;拟增补的非执行董事徐国峰虽为车建兴妹夫,但将不收取任何董事薪酬。
血流不止的卖场帝国
国资入主未能成为救命稻草。2023年6月,背负债务危机的车建兴将红星美凯龙29.95%股份以62.86亿元卖给厦门国资建发股份,厦门国资委由此成为实际控制人。
建发曾乐观预计并购能带来协同效应和新增长点,但现实却残酷得多。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红星美凯龙巨亏22.16亿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29.83亿元。
今年上半年,红星美凯龙预计再亏15.9亿至19.2亿元,两年半累计亏损超67亿元。这些亏损几乎吞噬了之前三年的全部盈利。
核心业务全面崩塌。2024年,红星美凯龙自营商场租金收入下降21%,平均出租率跌至83%;委管商场收入减少28%,关停21家门店。
曾经引以为傲的全国自营商场,其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大幅缩水,2023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即损失8.42亿元。
为断臂求生,2024年,红星美凯龙在全国范围内关闭低效门店,自营商场从87家减至77家,委管商场从275家缩水至257家。
除此之外,今年4月,漳州红星美凯龙部分资产以3.23亿元拍卖,较评估价5.77亿元折价44%仍遭流拍。
红星美凯龙的转型之路步履维艰。建发入主后力推“3+星生态”战略,试图打造“家居+家装+家电+汽车+生活服务”多元生态。
与此同时,成都的汽车智能生态综合体“π空间”,建发进口家电品牌入驻卖场等动作频频。
但新业态营收占比仅10%,培育周期漫长,无法填补家居主业30%的下滑缺口。2024年,红星美凯龙计提各类资产减值准备11.88亿元,转型阵痛远超预期。
“阿里系”套现退出
阿里系的减持成为压垮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7月底,红星美凯龙公告显示,阿里旗下杭州灏月计划减持不超过1.3亿股,占总股本3%。按当前股价估算,此次减持将套现约4亿元。
这已是阿里系第二次撤退。去年7月,阿里巴巴(成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已将所持股份全部转让,持股归零。目前阿里系合计持股比例已降至9.31%,此次减持后将继续缩减。
阿里在实体零售领域的全面收缩。去年底阿里以74亿元出售银泰股权;今年1月以最高123亿元出售高鑫零售全部股权。
实际上,减持红星美凯龙是阿里剥离实体零售资产战略的延续,目的为聚焦电商与“AI+云”核心业务。
除了阿里系持续退出,建发股份自身也陷入收购困境。
红星美凯龙股价从建发收购时的4.82元/股跌至目前的3.11元左右,致使其所持股权浮亏超20亿元。今年4月,红星美凯龙向建发股份及关联方申请高达95亿元的借款,暴露现金流危机。
如今,红星美凯龙站在了退市边缘的悬崖。若2025年继续亏损,将触发退市风险警示(ST)。新任董事长李玉鹏5月曾表态“家居建材永远是红星美凯龙的商业本源”,但留给他的时间已不足一年。
红星美凯龙管理层将希望寄托于政策利好。在业绩预告中,公司提及“下调房贷利率”“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可能带来转机。
但业内观察者清楚,真正的救赎只能来自彻底的商业模式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