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乘用车专题:复盘丰田高端化,对比亚迪有何启示
报告共计:24页
丰田高端化逆袭启示:比亚迪如何书写中国品牌新故事?
当雷克萨斯LS 400在1989年的底特律车展上惊艳亮相时,没人能想到这个来自日本的新品牌会在两年后超越宝马、奔驰,成为北美进口豪车销量冠军。如今,比亚迪正沿着相似的轨迹,以腾势、仰望、方程豹三大品牌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丰田当年的破局智慧,或许正是比亚迪今日的进阶密码。
丰田的高端化突围:从"经济适用"到"豪华标杆"
上世纪70年代的丰田,在日本本土早已被贴上"耐用省油"的标签,这种固化印象让高端化尝试屡屡碰壁。转折来自北美市场——彼时全球石油危机肆虐,消费者既想要豪华车的体面,又渴望经济型车的省油,而欧洲豪华品牌普遍是"油老虎",这一市场缺口成了丰田的机会。
1983年,丰田启动"Circle F"项目,目标是打造能与宝马7系、奔驰S级抗衡的顶级豪车。为了精准拿捏北美用户需求,丰田组建了国际化研发团队,光是发动机就经历973次设计迭代,生产450辆原型车,累计测试超170万英里。工程师们甚至开创性地将发动机倾斜安装在液压支架上,从源头解决噪音问题,让LS 400的加速噪音仅58分贝,远低于奔驰420SE的61分贝和宝马735Li的63分贝。
轻量化设计更是点睛之笔。通过全铝合金发动机和激光焊接技术,LS 400不仅车身强度提升,百公里油耗仅10.1L,比奔驰420SE的13L、宝马735Li的12.3L更具优势,完美避开了美国"油老虎税"。而3.5万美元的定价,仅为奔驰竞品的一半多,高性价比成了破局利器。
营销层面,雷克萨斯的"高脚杯广告"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引擎盖上叠放15个装满香槟的高脚杯,加速至232公里/小时仍纹丝不动,直观展现了车辆的稳定性与静谧性。当首批车辆出现刹车、巡航系统小故障时,丰田果断召回全部8000辆车,免费维修后清洗抛光、加满油返还,这种极致售后反而让品牌信誉飙升。1990年,上市仅两年的LS 400便超越宝马7系和奔驰S级,登顶北美进口豪车销量榜首。
比亚迪的高端化路径:技术突围与市场精准卡位
三十多年后,比亚迪正以相似的逻辑推进高端化,却又带着新能源时代的独特解法。
在海外市场,比亚迪避开了西欧SUV的红海,选择以腾势Z9 GT猎装轿跑撕开缺口。这款车在米兰首发时,凭借"易三方平台"的黑科技赚足眼球——智能蟹行侧向移动能轻松应对狭窄街巷,圆规掉头解决老城区泊车难题,180km/h高速爆胎稳定控制直击欧洲人对安全的严苛要求。与捷豹XFL、特斯拉Model S相比,它不仅续航达1101公里(插混版),价格还低约20%,性价比优势重现当年雷克萨斯的影子。
针对欧洲MPV电动化的风口,腾势D9则主打"科技豪华"。其搭载的Dipilot 100辅助驾驶系统,结合三目摄像头与黄金数据算法,在智能程度上领先标致e-Traveller;六座布局搭配零重力座椅、二排双桌板,商务属性拉满,4万欧元左右的定价仅为雷克萨斯LM的三分之一,精准击中中端商务市场。而方程豹B5(海外称腾势B5)作为硬派混动SUV,纯电续航100公里,综合油耗仅1.79L,比福特Bronco等燃油车更符合欧洲的环保趋势。
国内市场则紧扣"颜值即正义"的消费心理。方程豹钛7延续硬派"方盒子"造型,融入圆润线条迎合年轻家庭;仰望U8L以"鼎"为设计灵感,24K真金车标搭配5.4米超长车身,气场直逼路虎揽胜;腾势N8L则用悬浮车顶、无人机停机舱突显科技感,3075毫米轴距带来越级空间。
技术上,比亚迪延续了丰田式的"细节偏执"。仰望U8L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三激光雷达配合双英伟达芯片,算力达508TOPS,支持应急浮水、原地掉头等极限功能;方程豹钛7搭载的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在城市通勤与越野场景中实现无缝切换。这些创新不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体验——比如圆规掉头让老司机不再为窄路发愁,智能蟹行让新手轻松应对侧方停车。
从丰田到比亚迪:高端化的共通密码
复盘两者的路径,不难发现高端化的核心逻辑从未改变:精准捕捉市场缺口、用技术创新打造差异化、以用户体验构建品牌认知。丰田当年靠"经济型豪华"填补北美市场空白,比亚迪则以"智能电动豪华"切入新能源转型期的全球机遇。
如今,雷克萨斯已成为全球顶级豪华品牌,而比亚迪的高端化才刚刚起步。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一个品牌既能像丰田那样沉下心打磨产品细节,又能如比亚迪这般紧跟时代创新,中国汽车品牌改写全球豪华车格局的日子,或许并不遥远。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24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