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媒曾叫嚣: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如今却被按地上摩擦
创始人
2025-07-30 14:03:14
0

这段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末。那个时期,日本的汽车产业如日中天,发动机技术全球领先,成为业内公认的佼佼者。日本媒体也常发表强硬言辞,甚至有媒体直言:即便中国有50年的时间,也不可能制造出像日本那样的发动机。这番话听起来非常刺耳,但实际上,在当时,中国的汽车工业确实处于起步阶段,和日本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日本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动机生产,并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而中国的第一台自主发动机要到1956年才面世,时间差距不小。

日本的自信并非空穴来风。早在1907年,日本汽车工业就开始了他们的探索历程,第一辆国产汽油车Takuri诞生。1911年,日产的前身“快进社”成立,而三菱则在1917年推出了Model A,这款车基于菲亚特的设计,尽管产量极为有限,仅生产了22辆。到了1920年代,日立、三菱、川崎等大企业开始批量生产发动机,尽管早期的核心零部件依然依赖欧美进口,但他们已经展示出强劲的工业实力。然而,随着二战的爆发,日本的汽车工业重心逐渐偏向军用,民用车生产一度停滞,研发进度也停顿了近十年。

二战后,美国向日本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技术援助,这为丰田、本田等车企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到1950年代,日本便专注于民用车的研发,1960年,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仅次于美国和西德。1963年,日本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全铝合金涡轮增压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既轻巧又耐用。1972年,本田推出的CVCC技术使燃烧更为高效和环保。随着1973年石油危机的爆发,日系车凭借省油和高性价比迅速占领了美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到了1980年代,日本车与德系、美系车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1989年,日本的产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国。日系发动机的精密工艺令人称奇,零件的公差控制精确到微米级,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将某些部件在零下15度的环境下组装,以确保发动机运转时的严丝合缝。中国的维修厂在拆解日系发动机时,常常因为缺乏这些细节,导致回装困难,甚至要送回日本进行维修,修复速度却往往只需短短半天。

中国的汽车工业确实起步较晚。1956年,中国的一汽生产出了首台自主发动机,并安装在解放CA-10卡车上,但那时的发动机还只是个原型,无法实现批量生产。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汽车需求也急剧增加。于是,国家开始引进外国技术和生产线。1980年代,中国与日本三菱展开合作,学习汽油机技术,1990年代,中国则更加注重自主研发,像东风、上汽、长安等车企纷纷成立合资厂,引进先进设备,不断提高生产精度。尽管那时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国产发动机的产量虽然庞大,但质量和效率却存在明显短板。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汽车产业开始加大自主研发的投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2019年,长安汽车推出了备受瞩目的蓝鲸发动机,其热效率高达43%,刷新了世界纪录。该款1.5T发动机的功率可达188马力,扭矩为300牛米,百公里油耗仅为6.1升,集成了诸多先进技术,如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双出口缸盖集成排气、智能凸轮调相系统等。凭借其强劲的动力、卓越的可靠性以及低油耗,蓝鲸发动机在国内市场获得了高度评价,并被评为“十佳引擎”。其出色的表现也使得长安汽车成功打破了以往的质疑,蓝鲸发动机已经出口到日本等多个国家。

而长安并非唯一一家取得突破的国产车企。奇瑞的鲲鹏动力、吉利的雷神动力、广汽的钜浪动力、东风的马赫动力等各大车企,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独特动力系统,并取得了显著成绩。2020年,潍柴集团发布了全球首款热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机,标志着中国在重型发动机领域迈出了全球领先的一步。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发动机生产国,产品出口覆盖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更是迎头赶上,遥遥领先。曾经,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等车企在燃油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电动化转型较慢,它们在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落后。与之相对的是,中国迅速抓住新能源的机遇,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等企业在电池技术、电机技术方面取得了全球领先地位。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达到522万辆,超过了日本的442万辆,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2024年,比亚迪的销量突破450万辆,稳居全球第三,而丰田、本田和日产的销量则显得相对逊色,特别是在电动车领域,日本的电动车销量依然平平。

随着2024年8月比亚迪单月销量达到37万辆,远超丰田的14万辆、本田的11万辆和日产的8万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50%,而日本却不足10%。尽管日本车企也开始转型推出电动车型,但由于起步较晚,市场反应并不热烈。中国汽车产业不再单纯模仿日本,而是在新能源赛道上走在了全球前列。

日本媒体曾经的那番话,虽然来源于其强大的自信,但却忽视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短短40年,中国从学习拆解进口发动机,到自主研发创新,已经在某些领域超越了日本。中国的航空事业也不甘落后,长征火箭使用了国产发动机,助力中国成为继美俄后第三个具备此技术的国家。如今,中国汽车工业前景广阔,未来将继续投入研发,质量稳步提升,向全球市场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车门喷漆需要多少钱 车门喷漆需...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小刮小蹭,这时可能需要对受损部位进行喷漆修复。那么,针对车门喷漆,我们大...
代驾软件哪个好 代驾软件哪个好... 虽然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代驾平台,但并不是每个都是正规和可靠的。那么,哪个代驾软件更好呢?1. E代驾是...
换发动机不如修发动机 换发动机... 在面临发动机问题时,车主们常常陷入两难境地:是选择换发动机还是修发动机?实际上,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显著...
拆车件发动机可靠吗 拆车件发动... 对于汽车拆解后的发动机是否可靠,答案是不尽相同的。大部分的拆车发动机其实并不具备可靠性,因为这些发动...
众星电动车质量怎么样 众星电动... 众星电动车是一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较大规模的企业,创立于1991年,占地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这家公...
检测车辆多少钱 检测车辆多少钱... 汽车之家的汽车问答系统为您提供有关汽车年检费用的相关信息。根据不同的车型,汽车年检的费用在300~6...
Lyft、Uber牵手百度,无... 文/熊逾格 编辑/子夜 20天,“中国变量”正在改变无人驾驶全球格局。 2025年8月5日,萝卜快跑...
开个租车公司大概要多少钱 开个... 想要开一家租车公司,大概需要投入50万到100万元左右,如果选择加盟的方式,费用会有所不同。具体还需...
买二手摩托车注意事项和手续 买... 对于那些想要购买二手摩托车的车主来说,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购买任何二手车辆都需要谨慎,因为价格便...
2023车辆年检最新标准 20... 随着2023年的到来,汽车年检规定也迎来了新的调整。对于广大车主而言,了解并遵守这些新规定是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