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驾照那阵子,我总觉得驾校里的东西都白交钱了似的。后来才发现,不是资源没用,是咱没找对用法。就说那个模拟器吧,一开始我瞅着像游戏机,心想这玩意儿能练出啥?结果练了两次倒库,才明白这里面门道多着呢。
记得第一次摸模拟器,教练在旁边叼着烟说:“你先把离合踩明白再说。” 我当时还不服气,觉得真人车都碰过了,这假的有啥意思。结果呢?在模拟器上踩离合,屏幕上的小车跟抽风似的,要么猛地窜出去,要么直接熄火。教练在旁边敲了敲屏幕:“看见没?真人车熄火顶多顿挫一下,这玩意儿能让你眼睁睁看着自己‘撞’上花坛,记性不就深了?”
后来我才琢磨出味儿来,模拟器最适合练那些 “怕出错” 的动作。就像倒车入库,真人练的时候怕压线、怕碰杆,教练在旁边一吼,手都抖。但在模拟器上,就算把车 “开” 进沟里,也不过是屏幕闪几下红光,大不了重来。我那阵子天天泡模拟器,把后视镜调法、方向盘圈数记得死死的,等真上车时,居然没像同车的姑娘那样手忙脚乱。
不过话说回来,模拟器也不能傻练。有回碰到个大叔,在模拟器上把科目二五项练得溜熟,结果一上真车就懵了 —— 模拟器的方向盘轻得像玩具,真车打方向得用吃奶的劲儿;模拟器的离合踩下去没啥阻力,真车半联动得一点点找感觉。后来教练总结:模拟器就像学游泳时先在岸上练动作,能帮你记流程,但水里的浮力和阻力,还得自己去感受。
除了模拟器,驾校的教练车其实也有讲究。我考科三那阵子,总觉得自己练的车方向盘有点歪,跑直线时老得往右边带点劲。有天跟别的车学员闲聊,才知道每辆车的脾气都不一样 —— 有的刹车灵,轻轻一点就点头;有的油门沉,得使劲踩才给油。后来我特意跟教练申请,多换了两辆车试试,果然摸到了窍门:上车先调座椅后视镜,再试试刹车离合的松紧,跑两圈直线找找感觉,比闷头练一天管用多了。
还有驾校的场地,别以为只有练车时才能用。我考科二前三天,特意早点去驾校,趁着没人在场地里溜达了一圈。看了看坡道起步的参照物在哪,侧方停车的库线跟旁边的树有啥位置关系,甚至连倒车入库时旁边的电线杆都记了个清楚。考试那天,虽然换了陌生场地,但脑子里有个大概的空间感,倒库时就没那么慌了。
哦对了,跟教练和同学打交道也是资源。我科三挂过一次,就是因为对路上的突发情况处理不好。后来跟同车一个开货车的大哥请教,他教我:“看见路边停着车,提前减速鸣笛,防着突然窜出个人;跟在公交车后面,赶紧换车道,别等它突然靠边上下人。” 这些都是他跑长途的经验,比教练教的那些书本知识实用多了。
其实啊,考驾照就像过日子,资源就在那儿,就看你会不会用。模拟器帮你打基础,教练车让你练手感,场地帮你找参照,连身边的人都能给你搭把手。我当时要是早点明白这些,说不定能少挨几顿骂,少跑几趟冤枉路呢。
说起来都是些过来人的碎碎念,希望能给正在考驾照的你提个醒。要是觉得有用,不妨动动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加个关注,说不定能沾沾好运,考试顺顺利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