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上出门,手里拎着刚买的豆浆油条,拉车门的瞬间就听见 “咔哒” 一声怪响,把手居然软塌塌地垂了下来。得亏没把早餐撒一地,当时站在车边就有点懵 —— 这玩意儿看着不起眼,坏了是真耽误事儿啊。
其实车门把手这东西,就跟家里的门锁似的,天天用难免出状况。我之前那辆开了五年的车,副驾把手先是偶尔卡壳,后来直接拉不动,每次朋友坐我车都得从主驾爬过去开门,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尴尬。后来自己琢磨着修了几次,慢慢摸出点门道,今天就跟大伙儿念叨念叨。
先说最常见的松动问题吧。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拉把手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旷量,好像随时要掉下来似的。上次我蹲在车边观察了半天,发现多数情况是里面的固定螺丝松了。这螺丝藏得还挺隐蔽,一般在门内侧的装饰板后面。记得第一次拆装饰板时,生怕给塑料卡扣掰断了,手指都捏得发白,后来发现只要顺着边缘轻轻撬,听到 “啵” 的一声就说明卡扣开了,没想象中那么娇气。
拆下来之后别忘了先看看螺丝型号,我就吃过这亏,找了个差不多的螺丝拧上去,结果过两天又松了。后来才知道,这种固定螺丝大多是内六角的,最好用配套的扳手拧紧,拧到感觉有点阻力就停,别太使劲,不然螺纹滑了更麻烦。有次我顺手往螺丝上抹了点黄油,没想到效果还真不错,过了大半年都没再松动,大概是黄油起到了润滑和防氧化的作用吧。
再说说把手拉不动的情况,这多半是拉线出了问题。有回下雨天开车,副驾把手突然就失灵了,我拆开一看,拉线头上的塑料卡扣已经脆化开裂,估计是长期受潮的缘故。换拉线的时候得特别注意角度,那根细钢丝看着软,其实特别 “较劲”,角度不对要么装不上,要么用两次就卡壳。我那次折腾了快半小时,手心都冒汗了,才总算把新拉线顺顺当当装进去。
要是外把手直接掉下来,那可能就得换总成了。记得去年冬天,邻居老王的车外把手冻住了,他硬拉给拽下来了,换一个花了三百多。其实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避免,冬天晚上停车前,往把手缝隙里抹点凡士林,能有效防止结冰。就算真冻住了,也别硬拉,倒点温水慢慢化开就行,急着用车也不差那几分钟不是?
平时保养也有讲究。我养成了个习惯,每次洗车都会顺手擦擦门把手,特别是内侧的凹槽,那里最容易积灰。有次发现凹槽里卡了片小石子,要是没及时抠出来,说不定就把里面的机构卡坏了。还有锁芯,半年左右滴一滴专用润滑油,别用食用油代替,不然会越用越涩。
有个事儿得提醒大伙儿,现在很多车是智能感应把手,这种更娇贵。上次我朋友洗完车没擦干把手,结果感应失灵了,锁不上车,最后只能叫救援。后来才知道,这种把手里面有电子元件,受潮很容易出问题。所以洗完车最好用干布把把手仔细擦一遍,特别是感应区域。
其实车门把手就像车的 “小手”,天天跟我们打交道,对它好点没坏处。平时开关门别太用力,遇到问题别慌,多数小毛病自己动手就能解决。我那辆老车,现在把手用着还跟新的似的,每次拉门都顺顺当当的,心里也舒坦。
说起来,这些都是我踩过坑才总结出来的经验,可能不都对,但希望能帮到大伙儿。毕竟谁也不想因为个小把手影响开车的心情不是?要是觉得有用,不妨用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下,说不定哪天又能刷到实用的小妙招,祝大伙儿都顺顺利利,财源滚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