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开着我的老伙计去乡下串亲戚,路过一段坑坑洼洼的土路,就听见车底下 “哐当” 一声,当时心就揪起来了。停车下去一看,发动机护板磕了个小坑,还好没伤到里面的零件。从那以后我才真正意识到,这不起眼的护板,关键时刻真能帮发动机挡不少麻烦。
先说这护板的安装吧,不是随便买块铁板往上一装就完事儿的。我记得第一次给车装护板,图便宜在路边店选了个最厚的钢板,结果装完没多久就发现不对劲。车子起步时总觉得有点沉,油耗也悄悄涨了点。后来找懂行的朋友一看,才知道是护板太重,还影响了发动机的散热。朋友笑着说:“你这是给发动机戴了个铁枷锁啊。”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护板材质有好几种,我琢磨着给大家念叨念叨。钢板的确实结实,可重量摆在那儿,除非你天天跑工地、走烂路,不然真没必要选这种。塑料护板轻便,价格也亲民,但要是遇上大点的石头磕碰,很容易裂。我现在用的是塑钢的,算是个折中选择,硬度够,重量也合适,冬天在北方用着也不容易脆化。安装的时候一定要盯着师傅,螺丝得拧紧,但也不能太用力把塑料底座拧裂了,最好让护板和发动机之间留个小缝隙,方便散热。
装好了护板,日常保养也不能偷懒。我养成了每次洗车都顺便检查护板的习惯,洗完车蹲下来看看有没有松动的螺丝,护板上有没有新的划痕或者变形。有回发现护板边缘翘起来一点,估计是蹭到马路牙子了,赶紧找工具把螺丝紧了紧,免得越蹭越厉害。
下雨天后尤其要注意,护板下面容易积泥水,时间长了可能会生锈。我一般会在晴天的时候,找个地沟或者把车升起来,用高压水枪冲一下护板内侧,冲干净那些泥沙。要是发现护板上有小的凹陷,只要没裂没变形,不影响其他零件,其实不用太在意,它本来就是起保护作用的,有点小伤很正常。
检查护板的时候,除了看它本身,还得留意它和周围零件的距离。有次我换机油,师傅提醒我说护板离排气管太近了,可能是之前磕碰导致移位了。这可不是小事,排气管温度高,离得太近容易烤坏护板,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危险。后来师傅帮我调整了一下位置,心里才踏实。
还有些车主觉得装了护板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护板能防住一些小的磕碰和泥沙,但遇到大的障碍物,比如路上的大坑或者石头,还是得提前减速避让。我有个同事,仗着装了钢板护板,过减速带从来不减速,结果没多久护板就被颠得变形了,还刮到了发动机的底壳,最后花了不少钱修。
说到底,发动机护板就像给发动机穿了件 “防护衣”,这件衣服合身不合身,结实不结实,全看我们怎么选、怎么装、怎么保养。选对了材质,装得规范,平时多留意检查,它就能安安稳稳地保护发动机,让我们开车更放心。
要是你之前没太在意过发动机护板,看完这篇不妨去看看自己车的护板状况;要是已经在用了,也可以对照着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毕竟车子是我们日常出行的好伙伴,多花点心思爱护它,它才能更可靠地陪着我们走更多的路。
最后,希望这篇分享能帮到大家,也祝愿大家开车一路平安,顺顺利利。要是觉得有用,就请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说不定就能沾沾好运发大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