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欧菲光(002456)询问公司智能汽车业务的发展状况。对此,欧菲光回复称,2024年公司智能汽车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25.73%,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达11.74%。公司表示已顺应行业“域集中”与“域融合”趋势,将智能汽车业务划分为驾驶域、车身域、座舱域三大板块,重点布局辅助驾驶、车身电子及智能座舱领域,并以光学镜头与摄像头技术为基础,形成周视系统、自动泊车系统、集成以太网关的车身域控制器等系统级产品的定制能力。公司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快速的开发周期、稳固的客户基础以及高品质、自动化的制程工艺,推动智能汽车相关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据了解,欧菲光的智能汽车业务布局始于2015年,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军该领域。此后,公司通过收购华东汽电、南京天擎等企业,整合车载电子资源,并于2018年收购富士天津镜头工厂,强化车载光学技术储备。2024年,公司进一步整合四家汽车业务子公司,成立安徽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新主体,推动业务规模化发展。目前,其智能汽车产品已进入20余家国内车企的供应链体系,涵盖ADAS镜头、DMS(驾驶员监控系统)、OMS(乘客监控系统)舱内镜头等核心产品,其中高端8M ADAS镜头已获得多个国内头部客户定点项目。
行业规模与前景方面,据智能网联汽车分析师预测,到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仅汽车部分新增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2030年有望增至2.8万亿元。技术渗透率同步快速提升,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2025年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预计接近65%,智能座舱渗透率将达76%。政策与基建亦加速产业落地,截至2023年底,全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超2.2万公里,累计测试里程达8300万公里,为技术商业化奠定基础。
在行业高速增长背景下,欧菲光凭借光学技术积累与系统级方案能力持续受益。其车载摄像头产品矩阵已覆盖2M前视三目、8M前视双目、3M/8M侧视后视摄像头,并实现DMS/OMS舱内摄像头的量产应用。同时,公司向域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延伸,例如集成以太网关的车身域控制器可支持整车OTA升级,技术门槛对标国际Tier1供应商。
展望未来,欧菲光计划通过技术升级与产业链整合提升竞争力。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5.91亿元,占营收比重7.8%,重点开发可变光圈成像装置、高精度无人机摄像头等前沿技术,并深化与字节跳动PICO在AR/VR领域的合作。公司提出“技术立企”战略,依托全球研发中心吸引高端人才,强化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以控制成本。随着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车辆销售规模预计达8930万辆(IDC数据),欧菲光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系统级产品能力或将成为其突破盈利瓶颈、实现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