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吉利汽车宣布以23.99亿美元全资收购极氪,距离后者登陆纽交所仅70天。这一闪电私有化使极氪估值从A轮融资时的130亿美元跌至不足70亿美元,缩水超60亿美元(约435亿人民币)。
极氪曾被视为吉利新能源战略的标杆,2023年2月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宁德时代等明星资本加持,估值一度冲上130亿美元。然而,2024年5月上市后表现疲软,仅筹资4.41亿美元,股价长期低迷。截至私有化前,市值较A轮高点蒸发近半。
吉利在公告中直言,私有化旨在“消除少数股东的决策障碍”,提升战略执行效率。近年来,吉利持续推进资源整合,2024年优化极氪与领克股权结构,2025年2月将领克并入极氪,此次私有化是“回归一个吉利”战略的关键一步。
尽管极氪2024年营收增长46.9%至759.13亿元,但净亏损达64.24亿元,暴露盈利困境。私有化后,吉利可集中资源,强化电动化、智能化布局,但A轮投资者如宁德时代等面临巨额浮亏。
极氪的估值暴跌折射出新能源行业估值体系的重塑,资本狂热退潮后,车企需依靠真正的产品力和盈利能力生存。吉利的私有化是战略聚焦之举,但能否在激烈竞争中突围,仍需市场检验。